颌面外科医生告诉你 拔智齿应该是这样的

2022-01-23 10:45来源: 沈阳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唐山的一名女子去医院拔牙的视频火了。视频中,这名女子躺在操作台上,医生拿着钳子卖力地摇晃。事后女子淡定地说:“打了麻药之后,拔牙并不疼,只是感觉周围的人都在笑,自己当时也感觉很好笑!”不过很多看过视频的网友纷纷表示隔着视频都觉得疼,“吓得不敢去拔牙了。”事实上拔牙真是如此吗?春节临近,如何避免牙齿在节日里受伤?昨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沈阳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晋朝晖。

  A

  拔智齿不靠蛮力靠巧劲

  很多人都有智齿长歪或者龋坏的烦恼,因为一颗长歪的智齿往往影响整个口腔健康,有的时候拔智齿是一项不得不做的事。那么在拔除智齿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如视频中一般,整个人都被拽得乱晃吗?采访中,晋朝晖明确表示,类似这种将患者整个身体都拽得乱晃的情况一般是不会出现的。“在实际拔牙操作中,力量只是一方面。”晋朝晖说,“牙医会先使用牙挺,让牙松动到一定程度,再上钳子进行拔除,一般来说智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事牙虽然很坚固,手术步骤稍多一些,但是有巧劲,操作难度也不大。把人拽到这个程度,基本不大会出现。”

  在颌面外科医生看来,每一颗牙的难度系数都不太一样,而智齿并不是最难拔的那一颗。晋朝晖告诉记者,长得最大、看起来最结实的牙并非最不容易拔的,“我们一般要看牙根位置,总体来说上颌六号牙拔除难度要大过智齿。因为这颗牙有三个牙根,不能够一次性拔除,且牙质相对酥脆,拔的时候往往要一部分一部分来取出。另外,这颗牙的上面就是上颌窦,拔除时更要注意避免牙根与上颌窦的牵连,有些时候遇到牙根进入上颌窦的就更为棘手。”

  B

  有些智齿该拔就别手软

  智齿指的是上下颌骨的第三颗磨牙,一般在18到25岁之间萌出。不少人都经历过拔智齿或者听说过身边人拔智齿,大多数拔过智齿的人都表示,虽然听起来很吓人,但过程其实没那么可怕。

  那么什么样的智齿才需要拔除呢?晋朝晖表示,一方面智齿的特殊位置,属于在口腔的最里侧,刷牙是无法清洁干净的,所以,当智齿龋坏或者漏神经的时候,就不需要再进行治疗,可以拔除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很多人的智齿生长方向不好,有的顶着前牙的颈部或者前牙的根部生长,向前推动牙齿,导致下前牙变得拥挤,这种智齿需要拔除。有的智齿是颊舌向生长,影响口腔黏膜的完整性,如果是颊侧生长,使口腔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不适,这时的智齿同样需要拔除。

  医生表示,智齿该拔就要拔,一颗不好的智齿不仅容易造成牙龈肿胀、疼痛,还有可能会造成邻牙的龋齿,或者影响咬合,给口腔健康带来更大影响。

  C

  人类在进化 牙齿却在退化

  晋朝晖表示,现代人牙齿问题的增多,与进化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人们大力咀嚼的粗纤维食物越来越少,人们的饮食更为精细,这也让牙齿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而逐渐“退化”。“现代人的牙齿数量在减少,大家都知道人正常有32颗牙齿,但临床上只有30颗、或者28颗的人很多。临床上我见过一位患者只有26颗牙齿,但咬合正常,并没有任何健康影响。很多人的智齿终生没有萌出,或者只有部分萌出,都与现代饮食习惯有关。”

  一般情况下,人在24岁左右会长出智齿,但有些人直到三四十岁仍未见智齿萌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晋朝晖表示,很多人是在看其他牙病拍片子时,才发现原来自己还“藏”了没长出的智齿,这些没长出的智齿可能受到阻碍,萌出被阻止了,就这样永远地“藏”了起来。

  那么没有萌出的智齿还有可能“作妖”吗?晋朝晖说:“这个时候最好请专业医生来判断这些‘藏起来’的智齿是否对邻牙有影响,有的智齿有萌出趋势,这个趋势对邻牙或者对颌骨存在隐患的,医生会建议拔掉。如果智齿位置比较高,与邻牙距离合适,可以不拔除,就让它静静地存在就好。”

  D

  节日期间别让牙齿“太受伤”

  随着节日的临近,由于作息不规律以及节日期间饮食不当,往往会让牙龈炎、牙髓炎、根尖周炎、口腔溃疡等急性牙病高发。而在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更怕“乱用”牙齿。晋朝晖表示,节日期间,因为嗑榛子、用牙齿开瓶盖、啃骨头等导致牙齿裂开或者隐裂、牙齿崩坏部分掉落的时有发生。

  “我们的牙齿其实是很坚固的,如果维护得好,是要跟随我们一辈子的。”晋朝晖表示,临床上自己诊治过一位94岁高龄、但却依旧有着一口健康牙齿的老人。“牙齿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饮食的健康,甚至也影响着心情,尤其是到了晚年,一口健康的牙齿让人更有胃口,就是我们常说的牙好胃口就好。理想的情况是,当我们80岁时,依然有20颗健康牙齿。”那么要想有一口健康的牙齿,不要让牙齿做“分外事”很重要。晋朝晖表示:“不要把牙齿当坚果钳、开瓶器,虽然牙齿很坚固,但如果在一个点上受力,受伤的风险就很大。有时牙齿受伤时往往当时没有症状,它会慢慢变色或者逐渐出现酸痛感,直到有一天会发现这颗牙齿变色或者出现酸痛感,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补救了。”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丁卉

[责任编辑:贺婷]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7月26日拍摄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现场。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包括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应用体验、创新孵化等五大板块。
27
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
27
26日,2025年游泳世锦赛跳水项目迎来首个比赛日。7月26日,冠军中国队选手陈艺文、陈芋汐、程子龙、曹缘(从左至右)在颁奖仪式后合影。
27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