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开展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14日在天津产生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拟中选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因外伤、运动损伤、退变老化等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关节损伤、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骨科耗材技术分类和组合复杂,难以直接竞争,长期以来是集中采购的难点,价格虚高明显,患者负担较重。
这次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首年意向采购量共54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按2020年采购价计算,公立医疗机构人工髋、膝关节采购金额约200亿元,占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的10%以上。
在总结冠脉支架集采成功经验基础上,本次集采着眼于尊重临床需求和关节类产品特点,对采购规则进一步探索创新。一是按产品系统实施采购。根据临床使用特点,将临床完整手术所需的多个主要部件组合为产品系统实施采购,避免部分必要的部件因未中标而短缺,以及部分部件因未被纳入集采而涨价,确保临床治疗的整体性和安全性。二是充分考虑临床伴随服务。关节类手术需要企业提供“跟台”等临床伴随服务,本次集采企业报价时单列伴随服务费用,确保产品稳定供应和使用,有利于中选结果顺利落地。
本次集采共有48家企业参与,44家中选,中选率92%。内外资企业均有产品拟中选,既包括医疗机构常用的知名企业,也包括新兴企业,兼顾市场稳定性和活力。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丁一磊表示,人工关节类骨科耗材集采的成功开标,体现出深化高值医用耗材治理的决心,为推动集采制度框架更完善、规则更成熟做出有益探索,对深入推进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预计2022年3月至4月份,患者可以用上降价后的人工关节集采产品。(记者彭韵佳、栗雅婷)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