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邓世昌纪念馆(海珠博物馆)推出专题展览《邓世昌与致远舰》,旨在让观众走近、了解为国家而战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展览将持续展至7月10日。
展览通过史料、馆藏文物及“致远”舰水下考古成果的展示,深入解读邓世昌以身殉国的悲壮历史,弘扬其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巧蓉 通讯员 马漫漫
图:主办方
“致远”舰设计图纸首次展出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发生的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燃起大火,船身倾斜。在这危急时刻,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这位被世人敬仰的英雄邓世昌是广东人,出生在当时广东番禺的邓氏族内,也是本次展览的主人公。
展览包括“投身海军‘致远’归国”“‘致远’为家与舰同在”“‘致远’重光航母护国”三个部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首任馆长戚俊杰参与了展览提纲审核。他认为:“该专题展览挖掘了许多新的史料,及时运用新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与时俱进、常研常新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该展览将会与纪念馆基本陈列《民族英雄邓世昌》形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本次展览得到英国纽卡斯尔泰恩—威尔档案馆的大力支持,首次在展览中展示了“致远”舰的部分高清版设计图纸。
历史上,清政府于1885年向英国订购“致远”“靖远”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造船厂生产,1887年7月完工,是当时北洋海军先进的军舰之一。
纽卡斯尔泰恩—威尔档案馆所收藏的“致远&靖远”舰Steering Gear(操舵装置)设计图纸,正是当年负责制造舰船的纽卡斯尔阿姆斯特朗船厂留下的宝贵遗产。
主办方表示,位于英格兰东北部的纽卡斯尔曾是世界造船业重镇。致远、靖远、超勇、扬威四艘巡洋舰均为19世纪末阿姆斯特朗造船厂为北洋海军所造。这套尘封百年于2018年首度在英国纽卡斯尔泰恩—威尔档案馆曝光的图纸,上面用红、黑、蓝三色水笔细致画出机械构件、标注数据,虽历百年仍清晰流畅,为那段悲壮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观众可在展览中近距离观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航速最快的穹甲巡洋舰“致远”的操舵装置设计图。
展览还展示了部分“致远”舰水下考古资料。透过“致远”舰官兵的生活用品,观众仿佛可感受到邓世昌与舰上官兵的生活点滴;通过展示炮弹武器、舰船构件等图片,观众可更深刻地感受英雄们为保家卫国而壮烈殉国的悲壮。此外,展览介绍了水下考古队员的故事,以及水下考古基本流程等,让观众对神秘的水下考古有了初步的认识。
珍贵日记讲述
“致远”归国途中故事
本次展览的另一大看点是“‘致远’归国”途中的故事。这些故事节选自清代余思诒所撰写的《楼船日记》。
据主办方介绍,余思诒于光绪十三年(1887)受清政府委派前往英国接舰,归国途中居于“致远”舰,与邓世昌等官兵共同经历了长达4个月的护舰东航,期间经常与邓世昌共同考察各地海军、炮台等情形,并及时写下日记。因此,其日记为“致远”等四舰归国途中的珍贵记录,真实可信。展览现场也特意以电子屏直观地展示了“致远”归国的线路图。
展览还展出了从日本征集的日本明治二十七年“甲午战阵画报”等馆藏文物,以及著名书法家陈永正行书“邓世昌颂”、“周树坚题光绪皇帝诗卢禺光画邓世昌像图轴”、电影《甲午风云》的邓世昌扮演者李默然撰写的行书“甲午风云壮,山河日月新”、邓世昌重孙女邓立英于2014年亲笔所撰“先祖忠贞为国酬”祖训手稿等相关藏品。
为配合展览主题,展览现场还播放了由邓世昌纪念小学学生演唱的《世昌颂》MV以及承办单位专门制作的MV《邓世昌之歌》,让观众在豪迈的音乐中更深刻感受邓世昌的英雄气概。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