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脱贫攻坚贡献语言之力

2020-10-24 05:15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者按

语言之于扶贫、减贫的重要作用,源自语言与教育、信息、互联网和人的能力与机会的密切关系。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要素,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架起了政令畅通、信息联通的语言大道,这对于打破地域区隔、消除交流障碍、传播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水平、增加就业机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期《语言文字》版特邀专家学者撰文讲述我国语言扶贫的现状、经验与愿景。

  坚持走中国语言扶贫之路

  作者:刘朋建 陈丽湘(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讲师)

  新中国的语言扶贫以其覆盖范围之广、受惠国民之众、组织动员之强以及成效之显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语言扶贫的成功典范,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语言扶贫的实践路径和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中国语言扶贫取得巨大成就的最大优势是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和根本保证。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语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语言扶贫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扶贫减贫举措,制定一系列涉及语言扶贫的政策、制度、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深入推动实施。在党的扶贫思想、理论、理念的正确指引下,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强大组织动员下,我国语言扶贫形成全国一盘棋、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有机衔接、统筹整合配置资源、制度化长效化推进的良好格局。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展的扫除文盲运动,到长期坚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再到脱贫攻坚阶段实施的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

为脱贫攻坚贡献语言之力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铁盔小学老师正指导苗族学生用普通话朗读。熊军万摄/光明图片

  坚持服务民生根本导向。语言能力是人们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职业技能的重要基础。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服务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语言扶贫的根本导向和价值追求,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障各族群众学习使用各自语言文字的自由,保障视障听障残疾人的语言权益,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优质语言教育和语言服务的需求,帮助数亿劳动力脱盲、数亿各族群众学会了普通话,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了全国范围内语言交际障碍基本消除的发展目标,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语言政策与扶贫减贫战略高度契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提升学习者的能力水平是语言扶贫的基础路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的基本语言政策,其核心理念是提升各族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这与国家扶贫减贫战略在政策与理念上高度契合。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而这些地区和人群恰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短板和重点,这与国家扶贫减贫战略在帮扶对象上高度契合。《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目标,与《“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国家语言政策与扶贫减贫战略在政策理念、帮扶对象与发展目标上的高度契合,使中国语言扶贫与国家扶贫减贫战略实现了同心同向同力。

  语言扶贫与扶智扶志有机融合。中国语言扶贫的长期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并生动阐释了语言扶贫的机理,即通过扶助贫困群体学习语言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提升语言能力,从而提高其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扶智),进而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念、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扶志),使其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永久脱贫,这是中国语言扶贫实践的重要经验。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中国语言扶贫的实践路径和成功经验,清晰展现和践行了语言扶贫与扶智扶志的有机融合,始于语言学习、解决语言能力,循序向解决知识贫困、信息贫困、精神贫困深入演进,终于有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脉络,这对于世界各国的语言扶贫,对于消除绝对贫困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完善机制,精准施策。我国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不断健全完善我国语言扶贫的体制机制。包括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立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机制,广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科研支撑作用,制定推行相关规范标准,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普通话”培训、“小手拉大手、同讲普通话”活动等等。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帮扶对象上精准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少年儿童、青壮年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在帮扶措施上精准聚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学习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在实现路径上坚持充分发挥学校的基础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农村、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为语言扶贫赋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推普志愿服务活动等等。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语言扶贫也仍将面临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中国语言扶贫的宝贵经验,巩固成果,提高质量,遵循规律,开拓创新,谱写新时代中国语言扶贫新的辉煌篇章。

  语言扶贫助力相对贫困治理

  作者:王春辉(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语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语言扶贫是指以整体素质提高为导向,以提升语言文字能力为中心,以各类语言因素和语言政策的高效协调配合为路径的扶贫开发过程。作为一种内生性扶贫机制,通过制定与国家扶贫政策相配套的语言扶贫政策,在贫困地区或社区面向贫困群众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学习和提升为主体的教育,使贫困群众有机会掌握并提升生活所需的语言文字能力,进而通过教育的提升、文化知识的获取,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并以此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

为脱贫攻坚贡献语言之力

    江西第十批援疆干部、阿克陶县教育局副局长袁勇义在巴仁村教孩子们讲普通话日常用语。袁建兵摄/光明图片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语言扶贫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许多创新而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2020年之后的中国绝对贫困消除,将进入一个以相对贫困治理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当此之际,需因应特征和阶段的变化,进一步深化对于语言扶贫的思考和认知,以冀为后脱贫攻坚时期的相对贫困治理继续贡献力量。

  处理好普通话普及与提升的关系。当前我国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达到了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已基本消除。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有些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还比较低,语言障碍依然存在,语言交际成本依然很高。未来的语言扶贫需要解决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即有些贫困地区(如“三区三州”)的普通话普及率仍然有待提升,而已经学习了普通话的脱贫人口以及新出现的相对贫困群体的普通话水平则需要进一步稳固和提升。

  处理好普通话与其他语言的关系。语言扶贫是一个以主体多元为特征的体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无疑是中国语言扶贫的主体与核心,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各语言的方言以及外语也都是语言扶贫事业的有机构成,在不同的层次和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它们多元和谐共存。比如有些贫困地区通过将少数民族语言或各地方言与旅游、文化产业等相结合,在语言传承的同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些贫困学生通过学习外语走出了家乡,甚至走向了国际。普通话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是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的基础能力和重要条件,“普通话之桥”是主干道;而其他语言及方言则作为辅助道路,在不同层面也架起了一座座立交桥,协力扶贫减贫事业。

  处理好乡村和城市的关系。乡村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相对贫困治理的主战场,而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群体、城镇低保人群、未来由于贫困线调整所形成的新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可能会日益突出,因此2020年后的扶贫战略重点应该是建构城乡一体化的贫困治理体系。后脱贫攻坚时期的推普助力减贫脱贫目标群体将由农村聚焦转向以农村为主、农村和城市双重聚焦的新局面,将形成以乡村为主、乡村和城市并行发展的新格局。在推动扶贫工作走向城乡统筹的同时,语言扶贫的政策与规划也需要走向城乡统筹,即建构以乡村提升普及率和城市提高质量、不同区域不同政策的语言扶贫体系。在这个框架下需同时研究乡村和城市的语言扶贫治理。

  处理好东部和西部的关系。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我国的语言扶贫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体制机制。未来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语言扶贫需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建设,发挥支援省份优势力量,更加扎实地开展推普助力扶贫脱贫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切实提高受援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至少包含相互关联的三个维度:一是人类语言习得的规律决定了语言能力的掌握和提升是一个长期而非短期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而不能冀望短期获得;二是与“两不愁三保障”涉及的贫困群众迫切需要改观的方面相比,语言能力往往是一个被忽视的因素,但是当他们需要以人口流动、旅游产业等方式来实现脱贫,需要更多与外地人交流的时候,语言能力的作用就会更为凸显,语言因素是一个后发因素,这是由语言学习转化为个体自身人力资本的时长规律所决定的,所以长远来看语言因素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多的实际效力,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三是《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集中脱贫攻坚与长效语言扶贫机制的建构,这套机制需要参考脱贫攻坚时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更需要对后脱贫攻坚时期的特征变化和扶贫脱贫的整体战略体系有精准的理解和把握。

  处理好扶智和扶志的关系。“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这两句倡议很好地诠释了语言扶贫与“扶智”“扶志”的关系。即语言作为知识的载体和知识获取的工具,是“扶智”的必要前提和必由之路;通过语言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和人生自信,从而增强贫困群体的意志和志气,是“扶志”的好路径、好选择。语言学习不仅能提升贫困群众的“智”,更能增强他们的“志”,从而使他们摆脱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实现真扶贫和真脱贫。

  语言文字为扶贫减贫构筑了通向知识和机遇的大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也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语言扶贫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构成,语言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化对语言扶贫的认知,将有助于其在相对贫困治理中作出更大贡献。

  在语言能力提升上精准扶贫

  作者:杨亦鸣(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语委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院长)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阶段,各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通过实施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消费扶贫等各种精准帮扶举措,脱贫成果成效显著。但是如果脱贫对象是极度贫困地区完全不懂汉语,完全不会讲普通话的群众,由于存在语言交流障碍,那么各种帮扶成效就会大打折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此类更为基础、更为隐蔽、更难以攻克的因语言沟通交流问题而造成的贫困现象。

  2017年6月23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明确指出,许多深度贫困地区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很多人不学汉语、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无法在家乡以外的地区与人交流,使得即使有打工意愿和能力的贫困青壮年劳动力也难以通过外出就业摆脱绝对贫困。

为脱贫攻坚贡献语言之力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农民参加“普通话+电工知识”培训班。资料照片

  2018年1月,《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这类需通过推普来精准扶贫的最难啃的“硬骨头”发起攻坚战,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具备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

  因此,推普脱贫攻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在贫困地区推普。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国家的一项长期国策,对象是所有普通话水平未达标的群众。而推普脱贫攻坚则是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因不懂普通话而难以外出务工的贫困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完全不懂汉语而又需要到发达地区通过务工来脱贫的“三区三州”适龄青壮年劳动力。通过提升普通话语言能力实现脱贫,这是一项必须在2020年完成的精准脱贫工作。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不懂普通话的青壮年约有18万人,对于此类人群的推普,本质上是一种针对汉语零基础且本身是文盲者的第二语言教学。目前的普通话教学环节还存在许多疑点和难点问题,比如,教材缺乏对象感,主要师资即普通话测试员和中小学教师在时间上很难协调本职工作与常年深入贫困偏远山区推普的矛盾,大部分人由于不懂教学对象的民族语言,也难以承担双语教学工作。

  解决深度贫困地区普通话语言能力问题,必须研制适用的教材教法,创新实施路径。

  首先,编写速成学习专用的普通话基本用语教材。贫困地区青壮年在每年的农闲时间或各种节假日,可以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用于普通话学习,适合在此时间安排短期学习。教材内容上选取外出务工最急需的语言场景,并选择场景中最常用的词汇和使用频率较高的100句核心句型,句子用例也要贴合偏远贫困山区青壮年的身份特征和在发达地区务工实际所需的生活经验,满足基本生存和生活需求。

  其次,设计快速双语教学方法。教学上可以采用“协同教学”的方法,即选配会当地民族语言的同志协助普通话教学志愿者教学,同步翻译教学内容。学习上可以采用“同伴学习”方法,即征集略会普通话或略会当地民族语言、认识一些汉字的群众陪伴不懂汉语的群众学习。教学方法上也要注重提高学习积极性,保证学习效率,比如“在语流中学拼音”,每课结合词汇和句型学习重点了解和掌握几个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及其拼读规则;“在场景中学句型”,即在设定的语言场景中学习和操练核心句型,确保短期速成普通话基本交流能力。

  最后,创新实施路径。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18万不懂普通话的青壮年开展普通话教学,需要组织约2万人的推普队伍。高校在校大学生在人员数量和综合素质上有很大的优势,也具有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祖国建设的热情,组织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统一培训后开展工作,是实施“推普脱贫攻坚”的新路径。

  “推普脱贫”从根本上讲是文化和制度层面的一种精准扶贫。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贫困成因很复杂,有些贫困远不是提供资金、就业岗位和劳动技能所能解决的,其“穷根”源自一些深层次的文化、政策、制度等方面的缺失。比如推普脱贫所要解决的贫困现象,就是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这样一个文化上的行为能力的缺失造成的。解决这类贫困问题就要为有能力、有意愿脱贫致富的每一个人提供文化、政策、制度上的主客观条件,使其可以顺利地由被动脱贫转化为主动脱贫。

  推普脱贫攻坚后续工作需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家常规推普工作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青壮年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要真正掌握好普通话,不仅要学会口语,还必须识认汉字,能够使用汉语书面语,从而真正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便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不仅要掌握各种职业技能,还要接受文化艺术熏陶、增强文化认同感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在经济和精神上彻底摆脱贫困、迈向富裕。

  推普脱贫是在国家层面第一次从经济扶贫向文化扶贫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和标志点,从一个侧面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行动进入了由“扶资”“扶志”“扶智”向“扶制”发展,“四扶”并举、共起作用的深刻变化时期。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4日 12版)

[责任编辑: 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