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如何向未来?

  作者:赵志伟

  近年来,以脱口秀等为代表的新表演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日前,由中国曲协、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办,浙江省曲协承办的“脱口秀等文艺新形态与曲艺创新性发展”座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召开。有关单位负责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脱口秀从业者及媒体界理论界代表参加座谈会,围绕脱口秀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交流。

  据杭州市文化市场执法监督指导中心副主任邓开宇介绍,杭州全市现有脱口秀演出经纪公司近20家,从业人员180余人,其中松果喜剧、会说笑喜剧等具有较高人气。参与脱口秀演出的全市专业剧场有杭州大剧院、蝴蝶剧场、东坡剧院、浙江省文化馆小剧场、浙江小百花越剧场、运河大剧院等9个。“全市脱口秀行业呈现‘机构快速增长、演出频次提升、受众群体扩大’的蓬勃态势,今年上半年演出5000余场次,整体呈现‘供需两旺’的喜人局面。”邓开宇表示。

  深圳泼猴喜剧馆是深圳首家举办即兴喜剧专场的脱口秀演出团体,其主理人侯娜介绍了深圳的脱口秀演出市场情况。“目前,深圳大约有10家脱口秀演出团体,其中一些已经开设分店,竞争比较激烈。”侯娜说。《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驳静长期关注脱口秀节目,尤其是近两年节目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女性脱口秀演员,在她看来,“她们的名字非常响亮,线上脱口秀节目可供讨论的话题也取得较大突破,表达十分活跃”。

  单立人喜剧创始人石介甫认为,如今脱口秀行业竞争正在加剧,从业者数量增多,观众的选择也在变化。“没有一种潮流艺术形式能够永远站在聚光灯下,脱口秀也不可能例外。”他认为,整个脱口秀行业热度其实正在逐渐退潮,趋于冷静。脱口秀行业中,当大家能获取的资源大致均等时,就需要精细化运作,提高自身运营能力,比如针对目标受众需求,为他们定制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在他看来,相声行业发展至今所走过的路径,包括曾经面临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对于目前的脱口秀行业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脱口秀演员具有鲜明的表达特点,互联网也培养了一批愿意倾听的人,二者双向奔赴,形成当前脱口秀演出比较火爆的市场现象。”开心麻花脱口秀演员万达认为,这与相声等为代表的曲艺艺术也有着内在关联。万达说:“相声培养了我们的幽默情趣,还提升了我们运用艺术手法和技巧的能力。”侯娜表示,从相声演员李丁(目前在单口喜剧、即兴喜剧等领域也多有涉猎)等身上便能明确感受到传统曲艺中有很多优点值得脱口秀借鉴,二者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脱口秀以口头语言叙述为核心,融合社会观察与幽默讽刺的表演方式,实则与我国先秦的俳优讽谏、唐代的参军戏、宋元的说话等艺术形式的叙事智慧相契合。”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王笑月认为,脱口秀中所呈现出的主题形态、语言技巧、审美追求等即兴谐谑,尤与曲艺谐谑类曲种中的相声艺术高度一致,成为民间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她看来,脱口秀不是外来形式突兀地闯入,而是本土幽默基因在当代语境下的唤醒与复苏。“脱口秀目前多是文本先行,还需要借鉴相声的表演技巧等。”王笑月说。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当前脱口秀演出团体已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延伸,成为激活线下演出市场、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与此同时,脱口秀行业经历了线下草创、线上综艺“出圈”、行业竞争加剧、从业群体扩容到当下逐渐归于冷静的发展历程,亟待建立健全行业自身“造血”机制,在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管理制度、拓展运营模式、精准服务观众方面探索未来发展空间。

  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黄群表示,脱口秀与传统曲艺在以生活实践为创作根基、以语言为核心载体、承载传递快乐的功能属性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底色。随着脱口秀行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脱口秀演员应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常怀对舞台的敬畏之心,始终向生活学习、向各艺术门类学习、向飞速变化的时代学习,做真善美的传播者,以更多带着深刻洞察与温暖善意的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 责任编辑:张晓荣 ]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网评论员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