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量血压,最容易忽略哪些细节?中疾控提示

  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家庭自测血压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自测血压,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血压数据,为自身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有力支持。关于家庭自测血压,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这类血压计相对准确且易于操作,适合大多数人群。不推荐使用腕式、手指式电子血压计或水银柱血压计。

  确保血压计经过认证并定期校准:选择通过国家标准认证的血压计,以保证其测量精度。同时,每年至少将血压计校准一次。

  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

  准备阶段

  环境要求:选择一个安静且温度适宜的房间进行测量血压,避免在寒冷或过热的环境中进行。

  休息足够时间:在测量前,应静坐休息至少5分钟,同时,测量前的30分钟内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

  排空膀胱:由于充盈的膀胱可能会导致血压读数偏高,因此建议在测量血压前先去洗手间排空膀胱。

  测量姿势

  正确坐姿: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不要交叉双腿。

  手臂位置:测量时,应确保裸露的上臂中心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袖带的下缘应位于肘窝上方2.5厘米处,且松紧度要适中,以能够插入1-2根手指为宜。

  测量过程

  首次测量:开启血压计后,按照说明书操作,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

  重复测量:首次测量结束后,等待1-2分钟再进行第二次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如果两次读数差异超过10mmHg,可以进行第三次测量,取后两次的平均值记录。

  记录数据:每次测量都应详细记录日期、时间和血压读数,最好还包括心率。长期保存这些记录,以便医生评估。

  注意事项

  避免“白大衣效应”:部分患者在医院测量血压时会因为紧张导致读数偏高,而家庭自测可以减少这种现象。但也要注意,过度关注血压数值可能会引起焦虑,反而影响测量结果。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等可能会影响血压。

  特殊人群:对于孕妇、儿童或其他特殊情况的人群,测量血压的方法和频率可能有所不同,应遵循医生的具体指导。对于精神焦虑的患者或擅自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家庭血压测量。

  家庭自测血压监测的时间、频率和天数

  关于什么时候测量血压,以及隔多久测量血压的问题,需要从时间和不同的人群两个维度考虑,具体可参考下面两个表格:

家庭自测血压的时间

家庭自测血压的时间

家庭自测血压的频率和天数

家庭自测血压的频率和天数(记者乔业琼)

[ 责任编辑:赵希 ]
您此时的心情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