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糖尿病患者夏秋季随便吃?其实饮食管理有4大要点!

光明网 显示图片

  夏秋季瓜果飘香,冷饮诱人,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甜蜜的诱惑背后却暗藏着血糖失控的风险。因此,别让夏秋季成为血糖管理的难点,掌握以下四大核心饮食原则,助您安稳度过。

你以为糖尿病患者夏秋季随便吃?其实饮食管理有4大要点!

  夏秋季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受哪些饮食因素影响?

  夏季早秋独特的饮食环境和习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面临特殊挑战:

  冷饮与高糖饮料的诱惑

  冰镇果汁、碳酸饮料、含糖茶饮、冰淇淋等,含有大量精制糖(如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升血糖速度非常快,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急剧飙升的“元凶”。

  水果摄入不当

  夏秋季的水果种类丰富,荔枝、龙眼、芒果、榴莲、香蕉等含糖量较高的水果,若不加控制地食用,极易推高血糖;西瓜、桃子、樱桃等水果虽然含糖量相对较低,如果一次性摄入过多,同样会引起血糖升高。

  食欲减退与进食不规律

  夏秋季高温容易导致食欲下降,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主食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应该注意。

  正餐食欲不好,用零食来替代,一般零食往往高糖高脂(如饼干、糕点、冷饮等),营养不均衡且食用后容易导致血糖波动。

  三餐时间紊乱:食欲差可能导致漏餐或延迟进餐,打乱用药与进食的配合,增加低血糖风险。

  外出就餐频率增加

  烧烤、大排档等夏秋季常见的外出就餐形式,食物往往高油、高盐、高糖并且进餐分量不易控制,调味料(如烧烤酱、沙拉酱)含糖量也高,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夏秋季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

  血液浓缩

  夏秋季出汗多导致体液丢失,若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浓缩可能使血糖测量值假性升高。脱水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

  适合夏秋季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选择有哪些?

  主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选择得当是血糖稳定的基石。选择方法如下:

  全谷物是核心

  推荐选择:糙米、燕麦(原粒或钢切燕麦优于速溶燕麦片)、藜麦、全麦面粉制作的食物(如全麦馒头、面条等)、玉米(整根玉米优于玉米糊)、小米、黑米、荞麦等。

  优点: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膳食纤维能使胃排空减慢,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增加饱腹感。

  薯类适量替代

  推荐选择:紫薯、山药、芋头、土豆等。

  方法:可用部分薯类(约100-150克生重)代替部分精米白面(约25克生重)。

  优点:鲜薯类可提供丰富膳食纤维、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钾等,且饱腹感强。

  豆类及其制品巧妙搭配

  推荐选择:红豆、绿豆、芸豆、扁豆、鹰嘴豆等杂豆以及豆腐、无糖豆浆等大豆制品。

  方法:在煮饭、煮粥时加入杂豆(如绿豆饭、红豆糙米饭、杂豆粥等)。

  用豆腐等豆制品作为搭配菜肴的一部分。

  优点:可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大量膳食纤维,显著降低混合食物的整体血糖指数值,稳定餐后血糖。

  夏秋季清凉主食推荐

  杂粮豆粥:绿豆百合粥、红豆薏米粥、紫米粥等。

  全麦/荞麦冷面:搭配大量蔬菜和适量瘦肉丝/鸡蛋,注意酱料选择(避免高糖酱汁,可用醋、酱油、蒜末、少量香油调味)。

  藜麦沙拉:煮熟的藜麦冷却后,混合大量生菜、黄瓜、番茄、彩椒等蔬菜,加适量鸡胸肉或虾仁,用油醋汁调味。

  需要严格控制的主食

  精制米面: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白面包、普通糕点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快,可迅速升高血糖。

  过度加工的主食:如糯米制品(粽子、年糕、汤圆)、精加工麦片(如膨化脆片)、方便面等。

  含糖主食:甜粥、甜豆沙包、含糖面包、蛋糕等。

  夏秋季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安排一日三餐的饮食比例?

  饮食比例应遵循“三餐规律、总量控制、结构合理”的原则,再结合夏秋季特点进行调整

  坚持三餐规律,必要时加餐

  即使食欲不佳,也应保证三餐按时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诱发低血糖或下一餐暴食。若正餐确实吃得少,或两餐间隔时间过长(>5小时),或活动量较大,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安排一次低能量、低碳水化合物的加餐,如:1小杯无糖酸奶(约100克)/1个鸡蛋/几颗坚果(如3-4颗核桃或10-15粒杏仁)/少量黄瓜、番茄等低糖蔬菜,但要避免选择饼干、糕点、水果等作为常规加餐。

  优化能量分配(比例供参考)

  早餐占一日总能量的25-30%,注意食物丰富均衡。合理的早餐应包含适量优质碳水(如全麦馒头/燕麦片等)、优质蛋白(鸡蛋、牛奶、无糖豆浆等)、少量健康脂肪(如几粒坚果)和蔬菜(如凉拌黄瓜等)。这样的早餐可唤醒代谢,避免上午低血糖。

  午餐占一日总能量的35-40%:午餐作为一天的主餐,应保证充足能量和营养素。建议午餐主食要粗细搭配,选择足量的蔬菜(尤其是多种深颜色蔬菜)和适量优质蛋白(如瘦肉、鱼虾、豆腐等),烹饪方式宜清淡。

  晚餐占一日总能量的 25-30%:晚餐相对来说应清淡易消化。主食量可比午餐稍减,继续保证蔬菜摄入,蛋白质类食物适量选择易消化的鱼类、去皮禽类、豆腐等,避免过于油腻和过饱,以减轻夜间代谢负担,利于次日空腹血糖控制。睡前若血糖偏低或有医嘱,可加餐。

  夏秋季饮食调整要点

  早餐要吃好:即使早晨食欲一般,也应保证基本的营养摄入,为上午活动提供能量。

  午餐保质保量:一般午餐食欲相对较好,且午餐起着补充上午活动的消耗以及为下午的工作提供足够营养的作用。因此午餐应食物种类齐全,提高饮食质量。

  晚餐不过晚、不过量:夏季和早秋天气相对昼长夜短,但晚餐时间不宜拖得太迟,建议在睡前3-4小时完成进餐,分量要适中,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不吃晚餐。

  少量多餐:如果一餐未能进食足量的主食,可在医生/营养师指导下考虑将部分主食挪到加餐(如少量全麦饼干),避免单餐碳水化合物负荷过高影响血糖。

  夏秋季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水果也并非禁区,关键在于“选对、吃少、算好”

  吃水果的时机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可适量食用水果。进食水果的时间通常建议在两餐之间(如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运动前/后作为加餐食用。注意避免餐后立即吃水果,以免糖分叠加升高血糖。

  吃水果的种类

  推荐常选(每日可适量):草莓、樱桃、桃子(脆桃)、柚子、李子、苹果、梨、木瓜、橙子、圣女果(小番茄)等。

  适量选择(注意控制量):西瓜(虽然GI高,但GL相对低)、哈密瓜、蓝莓、芒果、葡萄等。

  谨慎选择/限制食用:荔枝、龙眼、冬枣、榴莲、熟透的芒果、香蕉以及干枣、桂圆干、葡萄干等。

  吃水果的分量(核心原则)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需要严格限量。一般每日进食总量控制在100-200克(约1个拳头大小)。具体进食量需个体化,最好在血糖监测下调整。水果进食量举例:

  西瓜:1小片(带皮约200克);

  苹果/梨/桃子:半个,中等大小;

  草莓:5-6颗;

  樱桃:10-15颗;

  柚子:2-3瓣。

  食物交换原则

  吃水果要相应减少主食量。一般25克主食(生重)可交换约100克含糖量中等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等)。例如,如果下午想吃100克的苹果,则午餐或晚餐应减少约12-15克生重的主食量。

  个体化与监测

  不同的人对同一种水果的血糖反应不同。尝试一种新水果或改变进食分量后,建议在吃水果之前和吃后2小时检测血糖,以了解该水果对血糖的影响,便于调整。

  吃水果的方式

  选择新鲜、完整的水果,避免饮用果汁(即使是鲜榨无添加)、进食水果罐头、果泥等。因为水果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膳食纤维,使糖分吸收更快,升血糖作用远大于完整的水果。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夏秋季饮食管理需要更多的智慧与自律,希望糖友们告别夏秋季“随便吃”的误区,认清血糖的影响因素、优选低GI主食、科学安排三餐比例、智慧享用水果。糖尿病饮食管理是场持久战,每一季的用心,都在为长远的健康添砖加瓦。

  作者 | 北京博爱医院 史文丽

来源: 北京114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