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用过一次性塑料杯喝热水?
有没有经常用外卖盒来装热食/热汤?
甚至在一些路边小吃摊,如麻辣烫,
有没有使用过套在碗上的塑料袋?
近日,一则“天天喝这种水身体炎症在悄悄升高”的新闻冲上热搜,研究直指微塑料污染——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塑料微粒,正悄然侵入我们的身体。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塑料曾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今却成了潜伏在生活中的“隐形杀手”。
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每人每周吃掉的塑料量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人体血栓、大脑甚至胎盘中都发现了微塑料的踪迹。
01
无处不在:微塑料来源大起底
“微塑料”一词正式诞生于2004年。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生态学家理查德·汤普森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在英国海岸和海底淤泥中,他们发现了大量如米粒般大小(<5mm)的塑料碎屑,并将其命名为“微塑料”。
有研究指出,微塑料的产生,主要源于人类大规模使用塑料制品后的不当处置。1950年全球塑料年产量仅200万吨,2020年已激增至超4.5亿吨。然而,塑料回收率极低(2019年仅9%),大部分被填埋或焚烧,更有22% 被随意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塑料垃圾在自然条件下(日晒、风化、磨损)会逐渐分解、碎裂成微塑料。
沙滩上的塑料碎片和其他垃圾
此外,微塑料还有重要的直接来源:
塑料分解产物:塑料袋、矿泉水瓶、外卖餐盒等塑料制品在环境中破碎、风化,最终形成微塑料颗粒(粒径<5mm),甚至更小的纳米塑料(粒径<0.1μm)。
🧴日化产品“刻意添加”:部分磨砂洗面奶、牙膏、沐浴露等曾添加塑料微珠作为摩擦剂,每一次清洁都在冲刷塑料微粒进入水体。
塑料瓶(左)和磨砂膏(右)
合成纤维脱落:洗衣时,聚酯纤维等合成材质衣物每洗一次会脱落1900+根微纤维,这些微塑料十分微小,能轻易穿过洗衣机滤网与城市污水过滤系统,流入江河湖海。全球每年约有17.65万吨以尼龙和聚酯为主的合成微塑料排入环境 。
🛞轮胎摩擦粉尘:汽车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橡胶微粒,占海洋微塑料污染的28%,随降雨进入水体及土壤。
🫗瓶装水与食品包装:瓶装水(尤其是塑料瓶装)是重要摄入源,研究显示每升瓶装水含24万个塑料颗粒;食品罐头内衬、塑料包装在储存加热时也可能释放微粒。
02
健康警报:微塑料如何威胁你我?
宁夏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期刊上刊发了一项研究发现,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人,其心衰风险增加13%;通过小白鼠动物实验发现:长期使用塑料制品,心肌损伤增加、体内炎症增加……
研究截图
为什么长期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对健康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这主要是因为长期接触一次性塑料制品会改变肠道菌群,引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进而导致心肌损伤和心血管疾病。而且,塑料产品中常含有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例如双酚A(BPA)和邻苯二甲酸盐(PAEs),也会干扰体内的激素平衡,影响心血管健康。
研究截图
装有热汤的外卖盒、盛着热饮的塑料杯、微波炉加热的塑料餐盒,以及长时间暴晒后的瓶装水……这些场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原来我们也天天喝。而塑料制品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1️⃣炎症反应升级:微塑料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持续刺激导致慢性炎症,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埋下隐患。
2️⃣内分泌干扰:塑料中的添加剂(如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盐)具类雌激素活性,可能干扰生殖系统、影响儿童发育。
3️⃣器官累积损伤:微小颗粒可穿透肠道屏障进入血液,在肝脏、肾脏甚至胎盘中发现其踪迹,长期积累后果未知。
4️⃣毒素“顺风车”:微塑料表面易吸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农药),成为有害物质的运输载体,放大毒性效应。
5️⃣生态链反噬:水生生物误食微塑料导致营养不良、死亡,污染物通过食物链(鱼虾贝类)最终回到人类餐桌。
03
科学自救:减少“吃塑料”的5大行动指南
从每天喝的水、点的外卖,到洗衣刷牙的日常,微塑料早已潜入生活角落。以下6条行动建议,用最小的成本,为自己筑起一道实在的防护墙。
1
向瓶装水说不
改用玻璃/不锈钢水瓶,随身携带。家中安装经过认证的滤水器(如活性炭+超滤),可以替代桶装水。
2
拒绝一次性塑料
自备购物袋、咖啡杯、餐盒等。外卖备注“无需餐具”,避免热食接触塑料容器(高温加速释放)。
3
智慧使用塑料制品
绝不用微波炉加热塑料:外卖餐盒勿直接加热。
警惕划痕老化:及时更换已磨损塑料器具。
优选玻璃/陶瓷:尤其储存油脂、酸性食物时。
4
净化洗涤排放
选择棉麻等天然织物。
使用微纤维过滤洗衣袋。
减少洗衣频率,选择柔和模式。
5
支持限塑政策
参与垃圾分类,用行动支持禁塑令与环保包装革新。
当科学家在胎盘中发现荧光微塑料颗粒,当瓶装水成为炎症的隐形推手,我们应该意识到,塑料污染的尽头是人类自己。
从现在开始切断这条无形的塑料输送链,别让未来为此刻的便利买单!
作者:蝌蚪君
审核:刘颖 李培元
审核专家:刘闻笛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
来源: 蝌蚪五线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