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罕见!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重庆同时拥有了!

光明网

6月1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黔江白垩纪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作情况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全国罕见!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重庆同时拥有了!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扈万泰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罗 成 黔江区委书记

韩列松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周晓东 黔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主持人

何 涯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5.7平方公里探龙迹

400余发现点现龙踪

会上,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介绍,重庆古生物化石资源富集,是全国古生物化石最为丰富的15个省市之一,在恐龙、鱼化石等方面有一批重大的发现,使重庆成为古生物发掘保护、活化利用的“聚宝盆”。

全国罕见!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重庆同时拥有了!

重庆古生物化石基本情况

目前,重庆已查明444个化石产地,古生物化石种类包括恐龙类、水生爬行类、鱼类、高等植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原核生物、遗迹化石等,几乎涵盖所有古生物主要门类。

重庆共划定8个化石集中产地、覆盖1764平方公里,划分世界级化石产地3个,国家级产地10个,省级化石产地62个。

近年来,重庆先后在云阳侏罗纪恐龙动物群、秀山志留纪鱼化石群、渝北侏罗纪鱼化石群、万州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等保护发掘中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创新探索“古生物+”模式,推动建成云阳世界地质公园、秀山地质文化村等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活化利用标志性成果,有力助推重庆地方高质量发展。

重庆恐龙化石资源十分丰富。云阳世界级恐龙化石群成功申报打造为世界地质公园,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强力支持帮助推动黔江正阳开展恐龙化石保护工作。截至目前,经过一系列抢救性发掘保护,黔江成为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白垩纪恐龙化石集群埋藏地,使得重庆成为全国罕见的同时拥有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的省市之一。

全国罕见!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重庆同时拥有了!

2025年4月21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正阳恐龙化石群发掘现场拍摄的恐龙化石。 杨敏 摄

黔江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保护情况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切实加强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加强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从以下4方面推动黔江恐龙化石保护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01

摸清底数

提前部署详细调查

2018年以来,率先部署黔江恐龙化石核心区调查评价和详细调查等基础工作,探查化石资源分布范围,划定化石资源准确分区,统筹恐龙化石保护开发利用规划与黔江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落实抢救性发掘和原址保护措施。

目前,已经发现2个主要化石富集层位,400余个化石发现点和5个化石富集区,化石分布范围5.7平方公里,化石资源呈现规模大、数量多的特点。

02

争取支持

有力实施抢救性发掘

2023年4月,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向自然资源部申报黔江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同年6月获批同意,按照分区分类分级保护的要求,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组织专业队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落实抢救性发掘和原址保护措施。

经过两年的努力,在黔江化石原址保护了大量恐龙化石地质遗迹,发掘标本涵盖蜥脚类(如泰坦巨龙形类)、鸟臀类(如鸭嘴龙类)、兽脚类(如暴龙类)化石,呈现保存状态好、完整度较高、科研价值高等特点。

03

强化研究

同步推动科研攻关

通过研究论证,确定黔江恐龙化石是目前西南地区发现的唯一白垩纪恐龙化石群,由此填补了西南地区白垩纪恐龙发掘和学术研究空白。同步,发现命名“长生黔江龙”恐龙新属种,为西南地区首个鸭嘴龙类的新属种,填补了东亚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研究的重要空白。

全国罕见!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重庆同时拥有了!

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为代表的专家团队,一致认定“黔江恐龙化石时代极具代表性,化石资源丰富,化石类群全,研究价值重大,具有很高的科普和文化旅游价值。”

04

价值赋能

系统化推进恐龙化石修复装架

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和黔江区委、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全市首批白垩纪恐龙修复装架,成功修复装架首批鸭嘴龙类和巨龙形类个体,其中鸭嘴龙类个体长8米,为鸭嘴龙类新属种模式标本骨架;巨龙形类个体则成为重庆已知体型最大的恐龙的代表,骨架全长26米,背高6米,体型超过“合川马门溪龙”。

全国罕见!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重庆同时拥有了!

2025年4月21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正阳恐龙化石群发掘现场拍摄的恐龙化石。 杨敏 摄

下一步,重庆将继续加强对黔江恐龙化石保护工作,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化石保护效果,重点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

深入开展化石产地的综合研究,探索生命演化历程及恐龙化石埋藏沉积环境特征,进一步提升重庆市在古生物学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统筹全市恐龙化石资源,力争恐龙化石保护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创新”,形成恐龙“化石资料产出—成果转化利用—城市名片打造”的典型经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城市软实力;

支持黔江区委、区政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恐龙文化旅游目的地。

高铁站旁2.1公里

便利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罕见

会上,黔江区委书记罗成介绍,重庆被称为“恐龙脊背上的城市”。黔江白垩纪恐龙化石群的发现、发掘、保护,进一步丰富、完善、印证了重庆这座恐龙脊背上的城市的名副其实。

黔江化石资源独特、稀缺,极具震撼性,开发利用价值很大。黔江恐龙化石群是目前西南地区唯一的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黔江恐龙是重庆已知时代最晚的恐龙。

目前已发现2个主要的化石富集层,最大厚度达到12米,有400多个化石发现点和5个化石富集区,化石分布范围是5.7平方公里,富集区面积达到了0.8平方公里。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规模量也是罕见的。

徐星院士及相关古生物及文旅产业专家实地考察黔江以后论证认为,黔江恐龙化石呈现了特有的属种,代表西南地区独特的生物群面貌,有望命名多个新的恐龙属种,建立新的恐龙动物群,兼具地层学、沉积学、古气候学及古地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潜力,具有区域和国际对比意义,对探讨白垩纪恐龙与环境协同演化具有重要价值,达到了世界级地质遗迹标准。

全国罕见!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重庆同时拥有了!

黔江正阳恐龙化石群集中分布于正阳新城区城市中心,距高铁站2.1公里、距机场6.9公里、距行政服务中心2.7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在我国和全球恐龙化石埋藏地中,具有十分罕见的便利区位和交通优势,具备完备的城市配套设施,开发利用价值很大。

全国罕见!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重庆同时拥有了!

2025年4月21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正阳恐龙化石群发掘现场拍摄的恐龙化石。 杨敏 摄

黔江全民守护恐龙化石的氛围浓厚

黔江恐龙化石记载最早可追溯至1930年,民间传闻发现化石40~50挑。

1960年,黔江恐龙化石被正式记录于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74年,原四川省107地质队王长生教授带队开展第一次小规模发掘,正式确认恐龙埋藏。

2002年,山阳岭化石点被列为黔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在黔江区规划展览馆建设施工时发现恐龙化石,并由黔江区文管所牵头开展了抢救性发掘。

2023年,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支持下,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监管保护机制。

2025年6月,组织开展恐龙化石公益捐赠活动,有10位当地群众无偿捐赠19块比较珍稀的恐龙化石,展示了黔江人民保护珍贵化石资源的情操和担当。

黔江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恐龙新城

黔江将抓住高铁通车的机遇和黔江恐龙化石的独特性、位置的优越性,把黔江新城建设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恐龙文化旅游目的地。自去年9月以来,当地已围绕恐龙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多项实质性工作:

探索把古生物发掘过程与研学旅游结合,科研和科普融合,推动恐龙遗址公园一期项目建设。6月30号就可以接受预约参观和有组织的研学活动。

全力建设恐龙数智体验馆,即将开放。

规划建设恐龙文化创意产业园。

全国罕见!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重庆同时拥有了!

2025年4月21日,参加重庆市黔江区“恐龙+文旅”融合发展学术交流会的嘉宾在黔江正阳恐龙化石群发掘现场参观考察。杨敏 摄

召开黔江恐龙学术价值研讨会和“恐龙+文旅”融合发展学术交流会。

注册黔江恐龙“黔多多”品牌。

转自丨重庆发布

来源: 重庆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