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光明网 显示图片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不久前,一条长约3分钟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

  在山东德州泉城欧乐堡动物王国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只鹤误入虎区后与七只猛虎对峙半小时后,最终不敌而命丧虎口。

  关于这一事件,各路媒体和园方的说法不一,有不少媒体标题都称这只鹤为“灰鹤”或者“白鹤”,而园方则声称是“野生鹤”。

  那么视频中的虎与鹤分别是什么虎与什么鹤,这只鹤又是否真是野生鹤,还是因园方管理疏忽而出逃的“圈养鹤”。就让我们来解析一下。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猛虎围殴孤鹤 图源:网络


  “七虎”的身份鉴定


  笔者不止一次去过不同城市的动物园,据我所知但凡稍微正规一些的动物园里面都会饲养老虎。

  “爸爸,这是东北虎!这个是孟加拉虎,这个白虎是什么虎?”这是我在游玩时最常听到游客们说的话。

  然而这些听着“完全不同的虎”,其实在生物学上都是一种老虎。

  根据比较经典且较为公认的分类法,基于解剖学基础把现存的老虎(Panthera tigris)分成6个亚种,分别是华南虎(P. t. amoyensis)、东北虎(P. t. altaica)、印支虎(P. t. corbetti)、马来虎(P. t. jacksoni)、孟加拉虎(P. t. tigris)、苏门答腊虎(P. t. sumatrae)。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上海动物园饲养的华南虎 图源:Wiki

  在国内的动物园中饲养的虎,亚种一般为三种,分别是东北虎、华南虎和孟加拉虎。其中由于华南虎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圈养种群数量不过百,所以一般的动物园是不具备引进饲养条件的。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孟加拉虎(左)与东北虎(右)对比  图源:WildFact

  那么关于视频中老虎的身份就只剩下两个:东北虎或者孟加拉虎。从视频中可知,这七只老虎体毛较长较厚,同时条纹也比较稀疏、毛色也比较寡淡,这些都是典型东北虎的特征。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雄性东北虎 图源:wiki

  东北虎又名西伯利亚虎,然而以实际分布范围而言,着实有点言过其实。

  西伯利亚本身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地理概念,泛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总面积可达1300多万平方千米。

  而东北虎的分布区几乎都位于西伯利亚东南一隅,总面积不足20万平方千米的沿海区域,纬度范围在43°-52°N之间。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东北虎的历史(左)与现今(右)分布区  图源:Reddit

  其分布总面积仅占整个西伯利亚面积的不到1.5%,分布区在清朝时还都是中国的领土。


  白鹤、灰鹤,另有其鹤


  关于这次事件,有不少媒体都报道成“灰鹤”一些甚至干脆在标题上写出“白鹤亮翅不敌黑虎掏心”。

  可是该事件中的鹤,既非灰鹤也非白鹤,实际上在现存15种鹤中,灰鹤与白鹤都有具体的所指。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明代典籍中的“白鹤”,实为丹顶鹤  图源:《金石昆虫草木状》

  在中文语境下,白鹤有时会指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然而“狭义”的白鹤(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比丹顶鹤还白,全身只有初级飞羽是黑的,而这些黑羽毛只有在展翅时才会露出来。

  白鹤是喙长比例最高的鹤类之一,长喙鹤类(如白鹤)的形态特化使其能利用更深水层(可达45 cm),但最适水深仍限于浅水湿地(≤30 cm),且高度依赖此类环境中的底栖食物资源。

  短喙鹤类(如蓝鹤)偏向陆地生境,中等喙长种类(如灰鹤)适应性较广,可在湿地和陆地交替觅食。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现实版“白鹤亮翅”  图源:Featherbase

  白鹤自然也是所有鹤中最亲水的,这样的习性也导致它们同时也是生存状况最危险的鹤,是唯一处于极危(CR)的。

  种群数量虽然不是最低(目前种群数量4000多只),但全球种群的98%的越冬地都位于我国的鄱阳湖,非常容易因为突然的环境变化而导致“团灭”。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实际上确实蛮灰的灰鹤  图源:Featherbase

  灰鹤(Grus grus)粗看之下,非常像脏了没洗的丹顶鹤,都有半黑的颈部、头上还有小“丹顶”。但体型上灰鹤要矮丹顶鹤一小截,同时它的鸟喙长度适中,对湿地的依赖程度远没有白鹤和丹顶鹤高,这使得灰鹤可以适应更多样的环境。

  灰鹤因此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是整个旧大陆文明最常见的鹤,博得了“普通鹤”(common crane)的英语名;在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外都能看到,全球种群数量更是超过60万只,是少数无危的鹤。


  闺秀之鹤,似为圈养


  最后到了揭露真相的时候了,从该鹤眼后的那簇极为醒目的白色耳羽,我们可以得知它的真实身份是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

  蓑羽鹤是最小的鹤,身高只有80厘米,这也契合了视频中娇小的形象。蓑羽鹤因为颈前的黑色羽毛长及胸口,像穿了蓑衣,故此得名。又因外形娟秀灵动,就像待字闺中的女孩,得名“闺秀鹤”。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蓑羽鹤:“看我的飘逸长发”  图源:Orchid Roots

  早年间,蓑羽鹤和近亲蓝鹤(Anthropoides paradiseus),因为体型最为娇小,羽色特别(其余鹤多为白灰色调),同时面部没有裸露区域(丹顶鹤的红实为皮肤的颜色)、喙短尖而不太依赖湿地,被划归独立的蓑羽鹤属(Anthropoides)。

  因为能适应更普遍的草原环境,所以两种鹤的受威胁程度较低,其中蓝鹤是易危物种而蓑羽鹤则是种群近20万的无危物种,同时在人工环境下也更易饲养,蓑羽鹤甚至是一些中小型动物园都能饲养得起的鹤。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蓑羽鹤目前依旧在我国享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待遇,私自饲养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蓑羽鹤的近亲--蓝鹤  图源:Animal Spot

  鉴定完当事“鹤”的身份,我们接着要好好分析下,这只鹤真如工作人员所说是野鹤吗?

  大概率并不是。

  首先蓑羽鹤是一种候鸟,它们夏季繁殖于中欧至西伯利亚、黑海至蒙古国及我国东北、宁夏等地。到了秋季,它们迁飞至印度次大陆以及非洲中部,途径我国多省。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蓑羽鹤的繁殖区(绿)、过境区(浅蓝)、越冬区(深蓝)  图源:Animal Spot

  蓑羽鹤出现在山东的时间通常是十月,除了出现的时间不合常理之外。

  视频中的蓑羽鹤面对老虎的行为也十分反常,野生的蓑羽鹤羞涩而敏感,一有风吹草动便足以让它们本能地飞走。可面对七只体型远大于自身的老虎,它不仅丝毫不惧,反而选择正面硬刚。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飞越珠峰的蓑羽鹤 图源:Himalayan Club

  导致蓑羽鹤出现这种反常行为的原因,极有可能就是这只鹤是人工饲养大的。

  由于不需要面对危险、饱食终日,因而觉得老虎不具危险性。

  另外该蓑羽鹤的翅膀存在剪羽,这导致其难以起飞,要知道野生的蓑羽鹤可是能够在迁徙时飞越喜马拉雅山的。

  简而言之,就是一起因管理疏忽而导致的一场闹剧。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作者:宋喆 涉猎广泛的动物、语言学爱好者,喜爱鉴定奇怪动物

  审核:刘颖 李培元

  审核专家:李颖超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科普与社会教育中心主任

动物园中孤鹤与猛虎对峙,它为什么能这么勇?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