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中国谈协议” 美财长表态释放什么信号?

光明网 显示图片

  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正在考虑为美国汽车制造商提供进口零部件关税豁免,帮助他们转向在美国生产的零部件。特朗普此前还称,将在不远的将来对药品加征关税。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当地时间14日披露,已启动对进口药品以及半导体对国家安全影响的调查,这被广泛视为对处方药以及半导体征收关税的前奏,并有可能令美国掀起的贸易战进一步升级。

“希望与中国谈协议” 美财长表态释放什么信号?

  就在特朗普各种变卦之际,美国财政部长对华释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信息。14日正在阿根廷访问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仍然希望与北京达成一项重大贸易协议,他说这需要一种与过去的贸易和货币协议截然不同的模式,贝森特表示没有人希望这些关税保持下去。

  美财长“想跟中国谈协议” 意在试探 为国内减压

  贝森特的这番话,向外释放了什么信号?他的这番话能不能代表特朗普?

“希望与中国谈协议” 美财长表态释放什么信号?

  本台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

  首先,贝森特本人和特朗普在经贸政策上并不完全一致。此前财长本人反对大规模加征关税,认为这种做法对美国自身杀伤性极大,会产生极大反噬效果。但在决策过程当中,财长没发挥关键作用,甚至被边缘化。而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大规模加征关税后,反噬效果则直接指向财长。所以一度有消息说贝森特想“跳船”,要寻找一个新岗位,财长也不想当了,只希望能保住自己的声誉和影响力,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损失。

  但之后情况在变,现在在谈判问题上,特朗普似乎更多依赖贝森特,这并不是特朗普的观点发生变化,而是他看到现在美国处于困境中,也看到稳定市场的重要性,想解决问题,所以对于财长的一些想法也在试水。

  关于与中国进行谈判的信息,现在对美国来说是要产生非常快速紧迫的安抚效果。之前,美国是股、债、汇三杀,美国自身承受巨大损失,这个时候任何谈判信号都可能对美国国内产生一定的所谓安抚效果。当然,不排除这是一种谈判策略,一方面要把责任推向中方,称美方想解决问题,责任方是在中国,中国必须进行回应。同时不乏是一种试探,在此之前美国应该对中方的坚决反制有一些意外,抛出这个信息之后,中方立场会不会调整?这也是美方在观察的。

  特朗普的“小修小补” 不但没有安抚选民 反而错上加错

“希望与中国谈协议” 美财长表态释放什么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表示,美国关税政策的摇摆不定,甚至可以说是朝令夕改,正是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结果,充分说明事实上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伤害的是美国国内普通消费者利益和美国相关产业的利益,正是因为利益的损害,现在特朗普才要进行修修补补的调整。

  但特朗普所谓的小修小补,事实上并没有有效安抚选民,“所有的做法本质上就是在错误的路上继续错误。他最大的安抚选民的做法,就是马上停止所谓‘对等关税’。”

  特朗普滥施政 反促两党加深共识

  不仅是关税政策,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之后,他施政的一系列政策在美国国内也是引起了公众不满。近日有5家美国企业,包括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哈佛大学教职工工会等一些组织,分别对特朗普政府提起了行政诉讼。

“希望与中国谈协议” 美财长表态释放什么信号?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表示,美国的民意对特朗普很多政策是越来越不支持,现在认为美国国家走在错误方向上的民众不断增长,比他就任之前要高很多。甚至在共和党内部也越来越多人对他表示不满,三成民众认为他的所有政策实际上是对美国不利的。其实美国国内越来越多两党的一些共识,认为特朗普所谓的做法是失道寡助、不得人心的,所以可能在不断地出现一些反噬,或者说反制的声音,未来恐怕对他会有影响。

来源: CCT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