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光明网 显示图片

二十四节气 |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观田家》

  唐 ·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二十四节气 |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图片由AI生成

  惊蛰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反映着自然界生物

  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状态

  时至惊蛰

  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

  万物生机盎然

二十四节气 |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图片由AI生成

  春风到,春雷响

  春雨因时而降

  大地换了新装

  展现一派好春光

  01

  惊蛰有三候

  一候桃始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惊蛰时节,桃花开始盛开,山野间一片红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二候仓庚鸣

  “仓庚”即黄鹂鸟。此时,黄鹂感受到春阳之气,开始在枝头鸣叫,其清脆的叫声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三候鹰化为鸠

  鸠指布谷鸟。古人认为,此时鹰逐渐减少,而布谷鸟增多,误以为布谷鸟是由鹰变化而来。实际上,这反映了春季气候温和,连猛禽也变得温顺。

  02

  惊蛰气象

  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从惊蛰节气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时节。

二十四节气 |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图片由AI生成

  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以及“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惊蛰,伴随着气温大幅回升,春天的势力范围也随之明显扩大。中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西南和华南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03

  惊蛰农事

  中国各地随着气温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渐次开始春耕。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

二十四节气 |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图片由AI生成

  04

  惊蛰习俗

  吃梨

  惊蛰时节,气温乍暖还寒,气候干燥,容易引发咳嗽。因此,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既能缓解干燥,也能寄托人们对健康的祈愿。

二十四节气 |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图片由AI生成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认为雷神会在这一天击天鼓。因此,人间也会利用这个时机蒙鼓皮,象征着与天庭呼应,祈求风调雨顺。

二十四节气 |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图片由AI生成

  春渐暖 ,日渐长

  一切都是新的模样

  伴着草长莺飞

  希望已经起航

  相信你心中的美好

  就在不远的前方

  综合中国气象局、新华社、百度百科等

来源: 重庆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