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再创新纪录,这背后离不开铁路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春节期间,当家家户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许多铁路建设者为了尽早让天堑变通途,加班加点、攻坚克难,坚守在建设一线。
“横断山,路难行”。云南大理到瑞丽的大瑞铁路是穿越横断山脉的第一条超级铁路。尽管经过长达十年的勘察设计选线工作,作为其控制性工程的高黎贡山隧道依然需要 穿越17种地层、19条断裂带,埋深达到1100多米,几乎涵盖了所有会影响隧道施工的不良地质条件和重大风险。
这条34538公里的隧道自2015年开工建设已有十年,隧道正线掘进才接近一半工程量。因为施工难度极大,突泥涌水、软岩大变形、塌方等突发情况时有发生。
考虑到当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隧道的长度,隧道建设团队采取在隧道上方打竖井和副井的方法,直达隧道正洞平面,以增加施工作业面。
其中一个深度达765米的铁路竖井,是高黎贡山隧道中最长的竖井,也是目前我国最深的一条铁路竖井。 它的深度比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还要多100多米,光这条竖井就用了51个月才修建完成。
为了实现早日贯通,春节期间这里有750名工人坚守在4个工点。
在一个施工作业现场,记者看到,地下是积水、淤泥,隧道顶上、侧面的岩石缝隙中有不断流出的涌水,有的已经形成水柱。
58岁的姜军伟从项目开工就在工地上,这是他和同事们在高黎贡山隧道连续奋战的第十个年头。
隧道空间狭小、行动不便,建设者们在35℃的高温下轮番奋战,为的就是让硬岩掘进机尽早掘进作业。专门为高黎贡山隧道量身定制的硬岩掘进机,长235米,刀盘开挖直径9.2米,重量2000多吨,其搭载的地质预报系统能提前预测地质风险。
当硬岩掘进机遇到复杂地质情况,开挖受阻时,建设团队还会采取另一种办法——正洞绕洞施工,直到发现可突破的点。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桥隧比高达76.5%的大瑞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大理到瑞丽的行车时间 将由现在公路的6小时缩短到火车运行的3小时左右。保山、德宏等滇西南地区也将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
大瑞铁路也是联通中缅国际铁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昆明至瑞丽实现朝发夕至,将有力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
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建成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超过5万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2050座, 是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
来源: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