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记者 张晨
法治日报见习记者 马子煜
寒风凛凛,警旗猎猎。时间的指针转向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中央宣传部、公安部1月10日发布“忠诚的印记”——2024“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来自五湖四海的20名优秀民警光荣当选,他们共同勾勒出新时代公安队伍的英雄群像。
厚植为民情怀 书写鱼水情深
辖区,承载着万家灯火,是基层民警深耕的“责任田”。“最美基层民警”带着满腔热忱,穿梭于街巷楼道,化矛盾纠纷于无形,暖民心于点滴,编织出一幅幅警民鱼水情深的温馨画卷。
“片警就得在片儿上,就得把根扎在社区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东莱街派出所民警王子赫说。王子赫的父亲王影是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他扎根基层二十余年,始终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并为他脚下的土地奉献了自己的生命。2015年,22岁的王子赫接续父亲遗志,加入公安队伍。父子两代,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相同的情怀。
中南海、新华门,一群藏蓝身影始终守护在这里。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六中队中队长刘建新从老照片里看到红墙下永驻的忠诚,他说:“从开国大典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历次国事大事,一代代派出所民警在红墙外坚守着。”
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庆祝活动,建党百年庆典……刘建新任内的每一次重要时刻,他都必须背对活动现场,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疏导现场群众、维护现场秩序上。“我唯一的印象是阅兵方阵和花车经过时地面的震动和人们的欢呼声,有时候真的内心激动到忍不住想回头看一眼,但我们的一举一动展现的是国家风采,为了活动的安全、群众的安全和人民警察的执勤形象,不能回头!”刘建新说。
“南海,我们必须保护它、爱护它。”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第八支队永兴海岸派出所所长贺胜驻守在不足3平方公里的永兴岛上。“驻岛民警不仅要克服太阳的炙烤、台风的肆虐、蚊虫的叮咬,还要面对孤独、苦闷、焦虑等情绪的困扰。所以流传着‘一日似天堂,一周在人间,一月要抓狂’的说法。”贺胜说,在这样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一批批民警爱岛护礁,守岸护线,最长的一守就是17年,最短的也有5年时间,每名民警年平均驻岛时间约300天。
哪里群众有需要,哪里就有警徽在闪耀,人民公安的根与魂深深扎在人民群众当中。“来到三山岛,有事找建豪。”渔船民嘴里说的,就是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一级警长孙建豪。近年来,他深耕“海上枫桥”,先后调处矛盾纠纷2000余起,纠纷调处率、群众满意率均100%,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三山岛渔港成为远近闻名的平安港、文明港。
铸就忠诚担当 守护社会安宁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
2024年6月1日凌晨,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汉兴派出所原副所长邱建军带队处置一起持刀滋事警情,遭遇嫌疑人疯狂拒捕。为保护身边群众和战友生命安全,他奋不顾身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身负重伤仍浴血追凶,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回顾邱建军50年的人生经历,誓要保护群众的坚定信仰,早已成为他的一种“行动本能”,背后正是多年的忠诚淬炼。
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三级警长张纬平心里,有独具虎胆、出生入死的缉毒民警让他泪目;有扎根山区、几十年如一日奉献的派出所民警使他动容;有精益求精、满头白发仍奋战一线的侦查老骨干令他钦佩;还有为维护百姓安危、献出生命的英烈……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感人的事迹,在他心中打好了“底色”。
“之前知道公安工作‘重’,是责任大,现在慢慢感受到‘负重’不是一句口号,关键时刻得上得去、拿得下。”张纬平笃定道。从警9年来,张纬平扎根反诈一线,埋头穿梭于海量数据洪流,研判案件千余起,成功“画像”并抓捕多名重要犯罪嫌疑人,是屡破大案、敢打必胜的“反诈利剑”。
暗夜执灯,照亮归途。“我要帮助所有孩子失踪的离散家庭实现团圆。”这是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胡祥雨最大的心愿。他从事刑侦重案及打拐工作5年来,先后组织侦破涉拐等侵犯妇女儿童权益案件33起,打击处理相关犯罪嫌疑人100余名,帮助660个失踪被拐人员家庭实现团圆梦。
从打击拐卖儿童的战场,到缉毒、扫黑、救灾的前线,每一位公安干警都是社会安宁的守护者。
凝聚先锋力量 科技赋能警务
“法医不仅要替死者说话,也要捍卫生者的权利。”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法医赵建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死者的话讲给活着的人听。”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科技赋能公安工作,开启新的篇章。法医学硅藻检验实验室,以及广东公安第一个虚拟解剖实验室、第一个生化检测实验室的建立,都是赵建攻坚克难凝结的心血。一项技术得到广泛认可的证明,不仅在于其树立了行业标准,更在于是否最大程度惠及全行业。多年间,硅藻检验技术先后应用于全国公安机关的3100多宗重大疑难案件。
在维护正义、打击犯罪的道路上,他们用专业和责任为案件的侦破和处置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让正义得以伸张。正义不仅仅体现在对犯罪的打击上,还体现在对生命的守护中。在义乌江畔,就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将对正义的追求延伸到了拯救生命的行动中,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幸福。
2015年至今,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江东派出所副所长楼仁斌和他的救援团队,累计救起131名落水者,被称为义乌江畔勇敢的“生命托举者”,他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让防溺水工程更加严密。他参与义乌市“水域哨兵”应用场景开发建设,实现对危险水域24小时动态监控,与巡特警“鸮航”无人机工作室紧密联动,推行“步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的防溺水“三巡”机制,实现对重点水域的可视化巡查劝导。
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的加持下,近3年来,江东派出所辖区溺亡人数为零;2023年,义乌全市溺亡人数同比下降62.5%,2024年以来溺亡人数为零。
海河之滨,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挂甲寺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民警朱新琪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加持下,深化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落实落细,智“绘”出美化里社区警民和谐崭新画卷。辖区连续3年保持零盗窃、零电诈、零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刑事案件发案的良好态势。
刘建新、朱新琪、周友江、张纬平、朱元、王子赫、陈梁顺、蔡文君、楼仁斌、沈刚、孙建豪、韩作君、邱建军、赵建、贺胜、张耀元、胡祥雨、鲁茸取扎、史礼海、陈畅,这20个闪亮的名字,代表了全国200多万名公安民警。无论身在何方,在何岗位,他们皆怀着对党、对人民、对公安事业的赤诚忠心,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他们是时代先锋、奋进楷模,激励着全体公安民警勇毅前行。未来,他们的故事还会续写,金色盾牌将在时间的长河中焕发新的荣光。
法治日报北京1月10日讯
来源: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