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6日)23点16分,将迎来2024年倒数第二个节气——大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意味着仲冬来临。
12月份,北京预计将出现2次降雪(上旬和下旬各一次)、6次大风过程、2天大雾天气。最新气象预报显示,受冷空气影响,今天山区有零星雪花飘落,气温明显下降,体感阴冷。双休日,气温将进一步下降。
目前,北京各大雪场迎来滑雪“开板季”,不少朋友都已经率先走进银装素裹的冬日。当我们在雪道上尽情驰骋时,务必牢记安全第一!
大雪节气能否迎来全市性降雪目前还无定论,有待继续观察,小九先为大家预备好了一份《雪天安全提示》,咱可得收藏好了。
滑雪摔倒手撑地,骨折了!
近日,25岁的小董在滑雪时不慎摔伤,X光片显示他左桡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医生表示,小董可能在滑雪时摔倒时用手撑地,在屈肘状态下,巨大的力量集中冲击肘关节导致桡骨骨折。目前小董进行了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恢复状况良好。
两名女子体验滑雪摔成骨折
前不久,20来岁的小玲前往哈尔滨体验滑雪,结果还没有真正滑起来,就摔了一跤!这一摔直接造成了踝关节骨折!另一位50多岁的张阿姨也有类似经历,同样是也是滑雪新手,在雪地简单滑行时不小心摔倒,造成了腰椎骨折。
雪天谨防摔倒引发骨折
大雪节气,冬日更深了一步。
受冷空气影响,今天北京山区还有零零星星的雪花飘落,气温明显下降,体感阴冷。冰雪天路面湿滑,要注意滑倒摔伤。
据各地门诊数据,下雪当天和雪后3天左右是骨折、摔伤高发期。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冬季冰雪天跌倒的高危人群。常见的骨折部位为腕部、踝关节、髋部和脊柱胸腰椎。
行走时脚底打滑,在摔倒的一瞬间下意识用手“撑地”,导致腕部桡骨远端骨折;不慎“崴脚”,旋转暴力可能会导致踝关节骨折;摔倒时屁股“着地”,可引发胸腰椎压缩骨折或髋部骨折。
雪天如何防摔倒?摔倒后又该如何正确应对?
小九带你get正确的雪天防摔倒“姿势”!
摔倒后,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发现身体某个部位非常疼痛,切忌强行支撑,应逐渐活动,观察症状是否加重,排除骨折、开放伤等紧急情况,寻找援助、于就近医院就诊。
近期
北京各大滑雪场陆续开板
滑雪中摔倒是常见的现象
正确的摔倒姿势
可将身体承受的伤害最小化
1
当感到失控或即将摔倒时,应迅速将双脚向外分开,臀部着地,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或交叉放在胸前,以减轻身体的冲击力。
2
要注意不要用手臂或手腕着地,避免受伤。
3
在摔倒后,如果身体没什么大碍,一定要迅速起身离开,以免与后方滑雪者发生二次碰撞;如感觉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雪天路滑小心慢行
这份防范指南很重要
速速转发给相亲相爱一家人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央广网、北京应急
编辑:北城
视频制作:薛晓明
音频制作:孙潇、梁和芝、张琪悦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