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霜降过后
正是吃柿子的时节
北京科学中心里的柿子树梢
已经挂满黄澄澄的小灯笼
柿子树,柿科柿属植物,原产中国。柿子树通常高达10-14米以上,树冠球形或长圆球形;叶纸质,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叶柄长8~20毫米;花雌雄异株,花序腋生,为聚伞花序,花梗长约3毫米;种子褐色,椭圆状,侧扁。
柿树是深根性树种,又是阳性树种,喜温暖气侯,充足阳光和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适生于中性土壤,较能耐寒,但较能耐瘠薄,抗旱性强,不耐盐碱土。
柿树是园林绿化和庭院经济栽培的最佳树种之一。柿树适应性及抗病性均强,柿树寿命长,可达300年以上。叶片大而厚。到了秋季柿果红彤彤,外观艳丽诱人;到了晚秋,柿叶也变成红色,极为美丽。
柿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柿树作为中药早已收入《名医别录》等医学书籍之中,柿果中含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治喉痛、咽干、口舌生疮、肺热咳嗽等症。另外,柿子富含果胶,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柿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柿子与 “事” 谐音,因此在传统文化中,柿子被赋予了 “事事如意” 的美好寓意。其次,柿子在中国文化中还与秋天、丰收等概念紧密相连。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在秋天举行丰收庆典,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柿子作为丰收的象征之一,也成为了这些庆典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审核专家:杨燕徽
北京海淀水务生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园林高工
来源: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