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 | 风清露冷秋期半,叶老枝疏夜渐长

光明网 显示图片

今日秋分 | 风清露冷秋期半,叶老枝疏夜渐长

  秋分节气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

  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

今日秋分 | 风清露冷秋期半,叶老枝疏夜渐长

  2018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三候

今日秋分 | 风清露冷秋期半,叶老枝疏夜渐长

今日秋分 | 风清露冷秋期半,叶老枝疏夜渐长

今日秋分 | 风清露冷秋期半,叶老枝疏夜渐长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消失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二候·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

  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习俗

  秋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由于月宫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的传统。

今日秋分 | 风清露冷秋期半,叶老枝疏夜渐长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汤一样,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秋分的顺口溜也就变成了“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今日秋分 | 风清露冷秋期半,叶老枝疏夜渐长

  粘雀嘴

  秋分这一天,客家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坏庄稼。

  竖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试验。

今日秋分 | 风清露冷秋期半,叶老枝疏夜渐长

  送秋牛

  秋分时分便会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今日秋分 | 风清露冷秋期半,叶老枝疏夜渐长

  秋分养生

  防秋燥

  燥是秋季的主气,而我国自古就有“燥令伤肺”之说,在这个时节中,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因此,秋季养生首先得养肺。燥邪致病都会导致阴津亏耗,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还会造成皮肤瘙痒、毛发枯萎、便秘等症状。而防秋燥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身体补水,多喝水以及多吃一些富含水分的蔬果。

  防秋乏

  这个时节特别容易犯困,原因是生物钟跟不上季节的变化。而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可以多晒太阳,工作时多靠近窗户,在白天尽量多接触室外光照,这样就能促进生物钟尽快跟上季节变化。另一个就是多运动,尤其是做伸展运动,舒展身体、收敛心神,防止劳累疲乏。

  防秋凉

  秋分前后气候渐凉,若不注意防寒保暖,极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疾病,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一旦受凉感冒,极易导致旧病复发。顺应气候变化,适时地增减衣物,做到“秋冻”有节,方为明智之举。

  秋分至

  时间低语

  当暖阳与寒夜平分秋色

  静候岁月温柔以待

  愿美好如约而至~

  综合网络整理、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来源: 辽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