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骗术的迷惑性很强
跟我们的生产生活
是深度交织在一起
刚开始的时候
确实还是比较难去辨认的
精准预警+警企合作
切实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96110,这是全国统一的预警劝阻专线。每天都有数十万个电话经由这个号码播出,提示那些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人,提高警惕,莫听莫信……
2023年10月22日上午,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接到预警,市民李女士正与一个陌生可疑号码通话,已经将近一个小时,疑似遭遇诈骗。反诈预警劝阻员赵瑛多次拨打李女士电话未果,判断其可能已深陷骗局。反诈中心迅速查询到李女士住址,并协调其所在地派出所进行上门劝阻。
在民警赶往李女士家的同时,劝阻员赵瑛也尝试通过联系其家人、发短信、加微信及支付宝转账留言等多种方式联系李女士,均无回应。民警到达李女士家门口后,多次敲门无人应答,但能听到她与诈骗分子的通话声,情况紧急。
一边,劝阻员赵瑛向派驻在反诈中心的电信工作人员申请了电话阻断,以防止诈骗分子获取转账验证码。另一边,民警坚持不懈地敲门,并大声提醒李女士对方是骗子,李女士家紧闭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经民警现场确认,李女士遭遇了冒充公检法机关的诈骗,对方谎称其银行卡涉及非法洗钱,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并诱导其下载了远程操控软件。
幸而,民警及时赶到并告知真相,另一边劝阻员赵瑛也将李女士提供的银行卡账号申请启动了紧急止付程序。之后经与多家银行核实,李女士的多个银行账户都未发现异常,保住了李女士卡中的64万元钱。
这次成功劝阻得益于技术手段的精准预警,以及兰州市反诈中心的警企合作机制。在反诈中心常驻的电信运营商和银行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当事人进行电话阻断和紧急止付,保障了李女士的财产安全。
难逃蛊惑,难辨真假
2023年10月20日,山东省枣庄市的邱某先后向一个涉诈账户转账两万余元。接到预警后,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宋建博立即采取行动,第一时间电话联系邱某进行劝阻,但邱某并未意识到危险,反而挂断了电话。
意识到情况紧急,民警迅速前往邱某工作所在的纺织厂。然而,由于正值午休,且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已对邱某实行了一些反制措施,邱某躲藏在厂区的一处较为隐蔽的地点。在工厂负责人的协助下,民警最终找到了邱某。此时,邱某仍被诱导,准备继续转账。
民警现场向邱某揭露了诈骗分子的套路,并演示了提现失败的情况,使邱某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正在遭受诈骗,没有继续向对方转账,及时止住了损失。
在预警劝阻工作中,一些被害人会受到诈骗犯罪嫌疑人的引诱,从而失去了理智,这也为民警的劝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2023年7月的一天,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接到高危预警,市民张女士向涉诈账户转账22万元。她因小额刷单获利而加大投资,掉入了诈骗分子设计的圈套。
诈骗犯罪嫌疑人以只要凑够金额、就可以将资金全部提现为由继续诱惑张女士投入。民警轮番上阵劝阻,但张女士仍想再次转账,甚至求民警不要阻止她。经过几位民警的努力劝说,张女士逐渐恢复了理智,没有再给对方继续转账,及时止住了损失。
建立联动预警机制
警民共筑反诈防线
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建立部、省、市、县四级联动预警劝阻机制,根据紧急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全国公安机关每天都在通过短信提醒、电话联系、上门见面等方式全力开展大规模反诈预警劝阻工作。
虽然防范手段日臻完善,各地民警尽心尽责,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电诈案件的蔓延,然而有效预防还需要开展深入的反诈宣传。于是,全国各地独具特色的反诈宣传方式不断涌现,反诈短视频、直播以及游戏等的开展,都让反诈宣传深入民心。
除了预警劝阻和宣传预防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更应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规范相关行业,让电诈分子没有空子可钻。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其规定了办理电话卡、银行账户不能超出限制数量,对异常开卡、开户的情况,运营商和银行有权加强核查或者拒绝办理。正是这部新法律的出现,将2023年全国的反诈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一部反诈指南,也是群众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的武器。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一场持久战,不仅需要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的齐抓共管、协同发展,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协作配合。只有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才能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案件来源 |《今日说法》三集系列片《反诈在行动》第三集《联动预防》
来源: CCTV今日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