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被来华旅游的外国网红带火的
“city不city”成为网络流行语
得益于我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旅游
带动了外语导游需求大幅增加
其中一些英语之外的外语导游
更是稀缺
随着入境游市场的持续回暖
使得多个语种的导游短缺态势
越发明显
一些曾经转行的导游
开始重返带团一线
今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的热度将持续升温。
上海某旅游集团总经理助理周恒永表示:“我们集团英语导游的日薪水平约为500元至700元,小语种导游的收入相对高一些,约为每天800元至1000元。”
目前,多家旅行社都看好未来入境游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加大业务调整和布局。
以上海一家旅游企业为例,公司全部专职导游共计100人左右,其中外语导游约占三分之一。为应对当前外语导游短缺情况、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公司一方面与当地旅游行业协会下属的导游服务中心合作,借用有经验的导游,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还和一些旅游专科学校加强沟通交流,招募、培养一些更年轻、技能更强的多语种导游。
近半年来
一个又一个中国入境旅游政策措施
相继出台
自去年11月我国对挪威公民
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至今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
已扩大至54个国家
在政策利好的加持下
越来越多外国游客走进
神秘的东方大国
感受华夏大地上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明与壮丽的山河
跟外国游客一起出现的
还有网上关于
“China Travel”(中国旅行)的
流量热潮
海外社交平台上,带着“China Travel”标签的帖子已达88.8万条
图源:半月谈
视频中,这些外国背包客们,今天在北京簋(guǐ)街排号等着吃烧烤,明天在上海外滩坐地铁,隔几天又在重庆打卡8D魔幻城市,甚至创造了一句英式中文“city不city”,一时间成了城市化、洋气、新颖,甚至是“刺激”的代名词。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不仅是一张展示中国形象的名片
也是拉动旅游消费
带动相关产业繁荣发展的助推器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
中国入境游迎来良性循环
驶入发展快车道
今年4月,人民银行、文旅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重点文旅场所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同时保障能够用现金支付兜底。
相关商业平台也在加紧布局,携程国际版Trip.com联合国内2000多家景区开通在线购票服务,并在八达岭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近30家景区落地国际版售票机,支持境外游客多语言、多种支付方式购票。
素材综合: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央视财经、广州日报、半月谈等
来源: 名城苏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