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家生活了两年多
从来也没跟我们联系过
孩子我给养到好几岁
他们家良心过得去?”
出生在北京顺义的男孩佳佳(化名),父母、姥姥相继去世。在四岁那年,他的堂叔和一名叫何健(化名)的护工,同时向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递交了申请,都想要成为佳佳的监护人。
一个受人嘱托,一个血浓于水,在法律面前,佳佳的利益始终被摆在首位……
从护工到“何爸爸”
佳佳的父母去世后,应佳佳姥姥的请求,54岁的护工何健负责照顾祖孙两人的生活。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姥姥又带着佳佳从北京搬到了何健的老家甘肃,与何健夫妇生活在一起。不久,姥姥去世,又将佳佳托付给了何健。
因为佳佳的户口还在北京市顺义区某社区内,社区工作人员听闻佳佳姥姥去世后,要求何健带佳佳回京。居委会成了佳佳的临时监护人,并协调佳佳暂时先去福利院。
与此同时,佳佳父亲的家族看到佳佳已无近亲属抚养,经商量后,决定由佳佳堂叔一家抚养佳佳。于是,堂叔准备去北京接佳佳,将他带回东北老家抚养。
护工何健却提出,从孩子两岁到四岁,一直都是他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也一直叫自己爸爸。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他更是没日没夜地照顾孩子。他认为佳佳老家那边的人,不该和他来争夺监护权。
“何爸爸”的秘密
由于孩子的堂叔和护工何健在法律上都属于第三顺位的监护人,因此必须要经过更加深入的调查才能判断出谁更适合当佳佳的监护人。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了解到,佳佳的堂叔魏先生目前在老家从事教育培训工作,他和妻子生育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儿子和佳佳年龄差不多。而何健夫妇儿女都已成年、成家。从何健提供的视频来看,佳佳和他们全家感情都不错。
当法官问到孩子姥姥生前是否有留下财产时,何健说没有。然而,此前居委会工作人员就说,佳佳一直有张低保卡,但何健把佳佳交给居委会工作人员时,只给了孩子的证件,没有上交佳佳姥姥用来领取退休金以及佳佳低保补贴的存折。
发现这一疑点的法官继续深入调查,发现佳佳姥姥生前每月有退休金及佳佳的低保补贴,共计6000多元,基本是到账后就被取用。何健解释称这些钱是被用于祖孙俩的生活开销。
此外,佳佳母亲曾有过一套房。她去世后,佳佳姥姥代为出售。经查明,售房款86.5万元中,有81.5万元最终转入了何健夫妇的账户。
查到这里,法官觉得不太对劲,但没有急着询问何健,而是将查到的情况先通报给了佳佳的临时监护人居委会。居委会为佳佳联系了公益律师,免费给他提供法律支持和服务。
证据不足,物归原主
接到案子的第二天,律师就来到了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申请冻结何健夫妇的账户。律师认为,佳佳姥姥没必要在短时间内把大额的钱款都转给何健夫妇,因为这笔售房款是佳佳姥姥处置的本属于佳佳的财产,有必要要求何健夫妇返还,遂将其诉至法院。
何健解释说,这笔钱是佳佳姥姥自愿转给他的,为了让他帮忙养老及抚养佳佳。他还称姥姥欠其医疗费、护工费等共计9万元,转钱也是为了还款。但是何健拿不出相关的证据。
法官认为何健的说法无证据支持,且与其先前陈述矛盾,不足以采信。法院认为何健夫妇将售房款转入自己账户中的行为,侵犯了佳佳的财产权益。考虑到何健夫妇照顾祖孙二人两年多,法院酌情扣除了部分照顾费用,最终判决何健夫妇应该向佳佳返还74.5万元。
如今,这笔钱已经成为了佳佳的成长基金。2024年3月,记者在辽宁锦州见到了佳佳。佳佳的堂婶说,孩子很快融入了他们家庭,叫他们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也相处得很融洽。
普法时间
Q1:
0到6岁年龄段的孩子,他们一般会面临什么样的法律问题呢?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偏低年龄段的孩子的权益呢?
A1:
0到6岁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主要的生活场域在家庭,所以家庭的照护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婴儿期的孩子主要是身体和安全方面的需求。再大一些,认知开始发育,在3到6岁的阶段可能就要进行文化知识的启蒙了。不同阶段的孩子需求不一样。从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层面来说,要关照到婴幼儿时期孩子身体发展的需求,就要有医疗保健制度。而要给予他生活的照护,目前主要是通过家庭照护来实现的,父母和监护人的角色就会非常重要。
Q2:
在法院审理的0到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案件中,哪一类型是居多的?
A2:
两种类型的案件比较多。一类是抚养纠纷,比如说父母离婚,孩子应当由哪一方来直接抚养,不直接抚养的另外一方应当给多少抚养费等。另外一类就是监护纠纷,主要包括指定监护人案件和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节目里的案例就是在孩子父母都已经去世的情况下,怎么为他另行指定监护人的案件。
Q3:
今年法院也开始尝试在离婚案件中向未成年人的父母发出关爱未成年子女的提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A3:
我们在案件审理中发现,很多离婚案件的当事人主要是考虑自己的利益,争财产、争孩子。通过发放这一提示,希望当事人能更多地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事情。理性、平和地处理是否离婚、财产分割、抚养、探望等事宜,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Q4:
今年5月,最高法还首次发布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的指导性案例。麻烦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其中有什么样的亮点?
A4:
这批指导性案例一共五件,包括了两件刑事案例和三件民事案例,这就体现了人民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不断地在做实刑事、民事、行政一体保护。比如说,其中的第226号指导性案例讲的是一个不满六岁的孩子,多次受到母亲同居男友的殴打和虐待,受到重伤。案发后,从民事上,人民法院撤销了孩子母亲的监护人资格,把抚养权变更到父亲名下,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还协调解决了孩子入学、生活困难等问题。刑事上,这个孩子的母亲及其同居男友都被判处了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并且承担了刑事附带民事的赔偿责任。这个案例既体现了民事保护,又体现了刑事保护,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案件来源 |《今日说法》暑期特别策划“法护成长”第一集《佳佳的归属》
记者 | 倪玮 李政林
来源: CCTV今日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