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的这些“职业病”,你中了吗?

光明网

一个职业干久了

总会有点“职业病”

警察这个群体自然也不例外

比如会习惯性的

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的态度

去看人看事

有的民警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上

更喜欢管教说教

有的民警到基层派出所工作后

被家人调侃有“三大变化”

“嗓门大、饭量大、爱啰唆”

那么重点来喽

警察还有哪些“职业病”呢?

看看你或者你身边的警察小伙伴

有没有“中枪”

警察的这些“职业病”,你中了吗?

NO.1 爱“数数”

警察的这些“职业病”,你中了吗?

拘留所民警郭军

“你念叨啥呢?”

一次郭哥和嫂子报了个旅行团出去旅游,集合时郭嫂听郭哥嘴里嘟囔着:“1,2,3,4,5......”

起初郭嫂还没在意,后来次数多了就觉得不对了,怎么老念叨啊,一问才知道,原来只要一集合,郭哥就情不自禁地跟着导游一块点人头。

听后,笑得郭嫂半天没缓过劲来。

监管制度规定,监管民警每天要多次核查在押人员数目,除每天早晚点名,还有教育、生活过程中也要“时时点名”。

这样高密度地点名,让我逐渐养成了不自觉清点人数、物品数目的“职业病”。

——拘留所民警郭军

NO.2 声音“敏感症”

警察的这些“职业病”,你中了吗?

反恐特警邵帅

“我去,吓我一跳!”

一天夜里,小李回宿舍取点东西,刚打开门,就被一道从床上蹦下来的身影给吓懵了。

寂静中,只见邵帅已经将单警装备系在腰间,愣愣地盯着小李,小李也傻地盯着邵帅。

几秒钟后,宿舍里传来小李“撼天动地”的大笑。

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最重要的就是争分夺秒,邵帅的单警装备永远是放在床头,手机的铃声也永远是最大音量。

每当电台呼叫,每当宿舍房门被推开,我都会下意识地穿戴个人单警装备,这也就导致了有时会吓到同事......

我的工作职责是防爆处突,这也意味着我处理的警情都是相对于危险的,所以需要时刻保持警觉的状态。

——反恐特警邵帅

NO.3 “站好了,指这儿”

警察的这些“职业病”,你中了吗?

派出所民警张华栋

“你让我指啥玩意!!!”

有一回张华栋给妻子拍照,他掏出手机,前腿弓后腿伸,准备。

然后喊了一句:“站好了,指着这儿”。

当对视妻子那要喷出火的眼神时,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警察的这些“职业病”,你中了吗?

两年间,张华栋从一名警院生转变成一名人民警察,身边的人都说他变化很大,尤其是那怀疑的目光和审视的态度。

家人们总是调侃张华栋,你怎么老是一副生人勿扰的样子,张华栋只能在心里喊一声:“冤枉啊!”

如今的我从警两年了,职业病有很多,并且已经融入了生活,但觉得没什么不好的。“屡教不改”的我,现在依旧勇往直前。

——派出所民警张华栋

NO.4 要“强迫”不要“被迫”

警察的这些“职业病”,你中了吗?

派出所民警高云生

每次出警时,高云生都会提前打开执法记录仪,但到了现场还是会再确认一下灯有没有在闪。

每次巡逻时对讲机明明已经调到了正确的信道,但只要一段时间没响过,高云生就会去检查是不是误关了,或者信道调错了。

每次路过“警容镜”时他也会调整一下自己的仪容、甚至就连短暂休息时也要确保是否定好了闹铃。

警察的这些“职业病”,你中了吗?

高云生参加工作已经30个年头了,工作中各种细节的习惯早就已经养成,他说估计再过个30年也改不了喽。

同事开玩笑地把我这种习惯叫做“强迫怀疑症”。

“强迫”自己怀疑易出错的细节,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每一次突发警情。

——派出所民警高云生

警察的这些“职业病”

确实

“病”得不清

警察的这些“职业病”,你中了吗?

大家的还有啥

“病得不轻”的职业病?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综合丨东城公安、平安北京

来源: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