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光明网 显示图片

 光明网讯(记者张佳兴)3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振兴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学习研修班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乡村振兴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和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共同举办。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唐华俊;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何兰生;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温亚利;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二级教授程国强出席发布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朱信凯教授主持。

乡村振兴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朱信凯 

  朱信凯介绍,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以学术委员会为依托,围绕大局、面向未来,聚焦乡村振兴进程中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选取中央关心的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问题设置课题。本次发布会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第一次向社会公开发布重大研究成果,为国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出人大声音,提供人大方案。

乡村振兴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 

  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重大课题“粮食安全长期保障机制研究”课题组组长尹成杰在发布成果时表示,该课题通过深化认识新阶段我国国情农情粮情,从制度上、机制上为根本解决粮食保障问题进行创新探索。课题组论述了长期保障粮食安全的十大机制,即粮食安全政治保障机制、粮食安全投入保障机制、粮食安全利益保障机制、粮食安全进出口保障机制、粮食安全储备调节机制、粮食产销区域平衡机制、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机制、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粮食安全支持保护机制和粮食安全法律保障机制。

乡村振兴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唐华俊 

  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重大课题“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组长唐华俊在发布成果时表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为农民主体论,有其自身的特征。新时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为:城乡融合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三化一融”,目标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和城乡融合度高的“强美富高”。该研究构建了一个涵盖“三化一融”领域、由12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评价体系。

乡村振兴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二级教授程国强 

  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重大课题“新发展阶段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研究”课题组组长程国强在发布成果时表示,该研究分析了我国农业政策的历史逻辑与调整趋势,从新发展阶段我国农业支持保护需求出发,提出了新发展阶段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框架。该框架立足基本国情,以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根本任务,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核心目标,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形成以直接补贴为主体、价格支持为补充、综合服务支持为支撑,指向明确、重点突出、合理高效、操作简便的新型农业支持政策体系。

乡村振兴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园结 

  发布会现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园结发布了由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与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共同起草的《中国乡村振兴年度研究报告》蓝皮书。蓝皮书基于对100多个乡村振兴典型观测县的跟踪观察、分析、研究,探寻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之路,以期为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决策参考,对各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经验。

  24日上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学习研修班邀请了中央农办副局长吴晓佳、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罗东,分别就2024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独家解读、针对性传达。专题学习研修班主要面向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乡村振兴典型观测县领导,助力县域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参加活动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相关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全国乡村振兴典型观测县等相关人员。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