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退少补”要开始了!
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办理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2023年度个税汇算办理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
从今天(2月21日)起:
有汇算初期(3月1日至3月20日)办理需求的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个税APP预约上述时间段中的任意一天进行办理;
要在3月21日至6月30日办理的纳税人则无需预约。
图源:个人所得税APP
今年的个税APP
页面上有了新调整
首页增加了"重点服务推荐",汇算申报、专享附加扣除填报、收入纳税明细等主要功能,都有一个进入栏口,一目了然。
一些功能设置也有了优化:比如个人养老金扣除管理,去年还得去银行线上下载缴费凭证,再上传,今年可实现"一站式"申报,自动导入。另外像纳税记录开具,5秒内就可制作生成。
对此,普华永道税务部高级经理陆文婷介绍:买房买车或者要出国办理签证,是经常会需要提供纳税记录的,在APP"办与查"这个栏目里还可以找到"票证查验"功能模块,还可以查验第三方给到你的纳税记录的真实性。
去年,国务院提高了"一老一小"三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赡养老人从每月2000元提高至3000元;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从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至2000元。
已填报2023年度专项附加扣除的
信息系统自动适用
提高后的标准
专家还提醒
在实际操作中
发生不少夫妻双方
都填报100%扣除比例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误填
要在汇算中及时核对修改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葛玉御提醒: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子女教育会涉及到夫妻分摊;
赡养老人可能会涉及到兄弟姐妹的分摊,分摊比例合计可不能超过100%。
如果税务机关在年度汇算检查中发现有纳税人对同一子女的扣除比例合计超过100%的话,那纳税人不仅要补税,还会面临滞纳金的问题。
此外,再次强调一下
按照相关政策
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
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无需办理汇算
上有老下有小
以及看病负担较重的纳税人
可享优先退税
具体预约操作方法
↓↓↓
1、进入预约界面
登录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在“首页-【2023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专题区域,点击【去预约】进入预约功能页面;也可以点击“办&查-【办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申报预约】”进入预约功能界面。
2、提交预约申请
进入预约功能界面后,纳税人需仔细阅读提示内容,点击【开始预约】,进入【选择预约日期】界面,选中标记为“可选”的日期后,点击底部【提交预约申请】按钮提交。
3、预约成功
提交成功后,系统显示“您已成功预约”页面,纳税人即可在预约日期当天办理2023年度汇算申报。
完成预约后,在所选日期当天,您可通过“首页-【2023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专题区域,或通过“办&查-【办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发起申报。
再次提醒,3月21日至6月30日办理2023年个税年度汇算无需进行预约。您可以选择在此期间的任意时间错峰办理哦~
什么是年度汇算?
年度汇算是指年度终了后,纳税人需汇总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合并计税,向税务机关办理汇算并接清应退或应补税款。
具体计算公式: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
哪些人需要办理、哪些人不需要?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需办理汇算:
1、已预缴税额大于汇算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
2、2023年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汇算需要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
纳税人在2023年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办理汇算:
1、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
2、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3、已预缴税额与汇算应纳税额一致的;
4、符合汇算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的。
可享受哪些税前扣除?
1、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符合条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
2、符合条件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3、符合条件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个人养老金等其他扣除;
4、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税务部门提醒
请广大纳税人依法如实办理个税汇算,并按照法律规定切实对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对于存在虚假填报、篡改证明材料等严重情节的,税务部门将依法严肃处理,并纳入税收监管重点人员名单,对其以后3个纳税年度申报情况加强审核;情节恶劣的,税务机关将依法依规立案稽查。
综合丨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陈慧莹、上海税务、国家税务总局
来源: 看看新闻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