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2024年开年,生鲜电商平台盒马开始对线上订单收取1元包装费。消费者线上下单时,系统会默认加入1元包装费,不仅不能取消,甚至整袋大米等不需要包装袋的商品也被强制收费,此举被网友吐槽“吃相难看”,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盒马加收包装费引网友热议 社交平台截图
盒马线上订单开始加收1元打包费
“一直在盒马线上消费,直到1月2号晚上第二次下单,发现莫名其妙收了我1元包装材料费。”这两天,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被强制收取包装费的经历。据大家反映,通过盒马APP下单后,结算时会自动生成1笔名为“包装费”或“订单包材费”的1元订单,该订单与下单商品分开计费,消费者无法自主选择取消,在下单时不少人甚至因金额较小直接忽略了这笔费用。
还有网友则反映,自己所购买的桶装水、盒装草莓、袋装大米等产品没有使用包装袋,但实际下单仍扣除了1元包装费,在与客服申诉后有人退款成功,也有人得到了补偿1元无门槛优惠券的回复。
网友购买桶装水被加收1元 社交平台截图
盒马为何突然要收取包装费?从何时开始的?1月3日,浙江在线记者通过盒马线上平台在盒马鲜生杭州闸弄口店下单了玉米、牛肉等生鲜产品,同样默认自动生成了一笔1元的包装费。
在记者向盒马客服线上咨询包装费后,后台客服解释为,“为确保您的商品妥善送达,我们将使用生物可降解购物袋等环保包材对商品进行包装。同时依据国家‘限塑令’等相关政策要求,我们将对包装材料适当收费,收费标准为:1元/订单。”
记者购买商品后收到的1元包装袋 记者 陈雷 摄
浙江在线记者随后又咨询了盒马人工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基于外送平台特殊性,为保证商品卫生安全,盒马自2024年1月1日起开始收取1元包装费,“1个订单1元钱,对于全国所有用户都是一样的”。
部分商品无需包装,为何不能自主选择购物袋?针对记者的疑问,该工作人员称,目前系统暂时不支持自主勾选包装袋,如果消费者遇到购买大米、水等无需包装袋的情况,系统不会自己识别商品收取了这1元包装费,可以联系客服给予退款。
针对部分商品无需包装费的问题,记者注意到,盒马疑似已修改相关规则,截至1月4日晚,记者在盒马APP平台下单大米、桶装矿泉水等部分商品时,APP显示已默认不收取包装费,但通过淘宝等购物平台进入盒马页面购买相同物品时,则仍会默认收取1元费用。
1月4日晚,盒马APP已默认袋装大米等商品不收取包装费
线下购物袋价格不一但消费者可选择
“不是说这包装费付不起,但是收之前得公告一下吧”“关键这袋子的质量根本不值得这个价”“刚卸载了APP,生气的不是塑料袋收费而是强制收费,我超市买个东西还会问我要不要购物袋呢”……连日来,盒马突然的包装费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对此并不“买单”。
浙江在线记者梳理发现,大家“不买单”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其一,消费者无法接受这种默默上线包装费、在不知情情况下被扣款的强制行为,认为其限制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其二,在实际配送过程中,盒马交到消费者手中的包装袋包含了可降解塑料袋和无纺布袋等,不少人觉得这些袋子质量并不值1元。
当前,其他商超购物袋价格如何?线上订单是否也存在收取包装费情况?
1月3日至4日,记者在杭州连续走访了盒马鲜生(杭州东站万象汇店)、永辉超市(杭州东站西子国际店)、世纪联华超市(联锦大厦店)、华润万家(朝晖店)等线下商超,发现不同商超购物袋价格不一,其中盒马鲜生线下门店购物袋价格分为中号1元和大号1.5元两种,永辉超市也分小购物袋0.6元和大号1元两类,世纪联华则分为0.8元的普通袋和1.2元的无纺布袋两种,但记者去时店员表示0.8元的普通袋目前缺货,华润万家则只有1元的大号购物袋,店员提醒如东西较少没必要购买大袋。不过,尽管价格不一,消费者在线下是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购买袋子的。
盒马鲜生线下门店结算台提供两种购物袋 记者 陈雷 摄
永辉超市线下小号购物袋价格 记者 陈雷 摄
线上平台情况如何?记者发现,华润万家APP在下单后可以选择是否付出1元包装费,永辉生活APP则暂时没有包装费类目,联华的鲸选到家小程序则会默认收取1元包装费,山姆APP则根据商品价格和数量默认收取1-2元包装费。不过,当记者通过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聚合平台下单时,华润万家、世纪联华、永辉超市等超市均需收取1元至1.2元不等的包装费用。
各平台是否收取包装费情况
强制搭售或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不止盒马,此前,山姆会员店和永辉超市均因为收取包装费引发过热议。2021年8月,因永辉超市旗下的微信小程序“永辉生活+”未征得消费者同意,违规收1元包装费,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合计4万元。同样是2021年,山姆会员店APP也因收取1元包装费引发关注,但山姆并未取消这一收费,2023年2月,上海松江区消保委点名山姆APP,质疑其包装多收费、收费标准不一。
这种默认收取包装费的行为是否合法?浙江省律师协会民商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江人地律师事务所主任唐丹麒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如果消费者在下单时只能取消全部订单而不能仅取消包装费,也不能选择适合自己商品的包装方式,这明显是不合法的,购买包装袋应建立在消费者自愿的基础上,商家此举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强制购买塑料袋与国家限塑令的立法初衷是相违背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针对网友提出的1元包装袋价格较高情况,唐丹麒称,目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特定的少部分商品或服务采取政府指导价,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都是市场调节价,包装费不属于政府指导范围。但根据《价格法》第三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对举报者给予鼓励,并负责为举报者保密。如消费者遇上商家违反明码标价、强制搭售、哄抬物价、散布涨价信息等价格违法行为,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记者 陈雷
来源: 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