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洗澡做不好这几件事,皮肤病可能找上门来!

光明网 显示图片

  天寒地冻,对大多数人来说,忙活了一整天,洗个热乎乎的澡,钻进暖暖的被窝,再舒服不过!

  然而,不少人洗澡时或多或少会犯些错,结果把本该舒服又养人的“养生澡”,硬生生洗成了“伤身澡”!

  冬天洗完澡皮肤干燥发痒?

  冬季气温下降,空气又比较干燥,汗液、皮脂的分泌也随之减少,皮肤本就容易干燥发痒。但是洗澡时不注意这些点,可能让皮肤更加干燥、瘙痒。

  01

  洗澡频率太高

  有些人习惯了每天洗澡,但冬季不仅气温降低,温差也较大,皮肤为了适应环境,容易出现粗糙、脱皮屑等现象。

  如果洗澡还像夏天那么频繁,会加速皮肤油脂与水分的丢失,甚至破坏皮肤角质层。此时,皮肤会就变得更加干燥、脆弱了,进而引发瘙痒,甚至可能感染细菌。

  02

  洗澡时间过长

  许多人进入浴室,就仿佛进入了自己的小世界,听听歌、玩玩水,时间刷地一下就过去了。但是洗澡时间太长真的不可取。

  且不说在浴室封闭的环境里待久了会喘不过气,洗澡时间太长,还会对皮肤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皮脂膜”造成影响,长此以往,没问题的皮肤也可能“洗”出问题,引起皮肤干痒。

  03

  洗澡水水温过高

  秋冬季气温较低,很多人总因为怕冷等原因,爱用较高的水温洗澡,觉得这样特别舒服。

  但其实,过高的水温会使我们的末梢神经兴奋,加快身体水分的流失,继而加重洗澡后的皮肤干痒、甚至会诱发湿疹和荨麻疹。

  另外,水温太高易导致全身皮肤扩张、血管扩张的情况,使心脏、脑部血液供应减少,有基础疾病的人甚至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猝死。

  04

  老爱搓澡,力度还大

  搓澡还要搓出泥,这是很多北方人洗澡时必干的事儿,而且觉得特别爽。

  洗澡时搓下来的泥主要是人体皮肤自然产生、分泌的代谢产物,包括角质层、皮脂膜等。也有一定的外源性污垢,包括体表微生物、化妆品等。所以,适当搓澡对皮肤的清洁有好处。

  可如果搓得太过分,比如把皮肤都搓红了、搓痛了,可能会让未老化的细胞提前脱落,降低皮肤屏障功能。

  健康的皮肤屏障,可以阻挡灰尘、细菌等进入身体,也可以起到保湿作用。如果它受损,就会加速水分流失,造成敏感、干痒,也更容易被细菌感染。所以,洗澡时适度清洁就好,不用使多大劲儿,也不用每次都搓出点儿东西来才甘心。

  05

  清洁产品太刺激

  冬季皮肤本就相对干燥脆弱,如果使用清洁能力较强的浴液或是使用量过多,也可能损害皮肤的保护层,使皮肤耐受降低,造成干、痒。

  在选择清洁用品时,达到清洁皮肤的同时,尽可能的温和,不损伤皮肤。比如:用后皮肤不干燥,保持皮肤光泽润滑。

  TIPS

  一般淋浴 10 ~ 15 分钟就足够了,即便是泡澡,最好也不要超过 20 分钟。

  特别是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更不建议长时间泡澡。

  洗澡的水温,接近人体体温 37 - 38 ℃左右为好,一般不超过 40 ℃。

  少搓澡,健康肌肤 2 - 4 周搓一次就可以了。

  力度轻,以皮肤不发红、不疼痛为准。

  洗澡后可以用柔软的毛巾擦拭身体;

  洗澡后尽快使用保湿身体乳锁住皮肤水分,对皮肤干痒的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洗澡后不要立即做这两件事

  01

  洗澡后不要马上穿内裤

  洗澡之后,虽然我们会用毛巾擦干身体,但身上常常仍然带着未蒸发的水汽。尤其在私密部位,因为皮肤褶皱多、毛发覆盖,就更不容易彻底干爽。

  潮湿的环境,再加上私处的分泌物,一下子就变成了滋生细菌的“沃土”。

  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可能破坏原有的阴道微生态平衡,引发阴道炎等妇科问题。

  02

  洗澡后不要立即睡觉

  很多人为了拥有一个好睡眠,所以喜欢在临睡前洗个热水澡,全身上下暖乎乎,再美美地入睡。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事实上,躯干温度下降、手脚温暖,才是睡个好觉的良好状态。而刚洗完热水澡,躯干温度较高,并不适合马上就睡。

  沐浴后的体温变化会影响大脑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入睡速度和睡眠质量。

  以至于很多人在洗热完水澡后,发现自己睡不着了。

  建议

  在睡觉前1小时~2个小时洗澡,可以显著改善整体睡眠质量。

  大家洗完澡后可以先穿上睡裤或睡裙,让自己“真空”一会儿,等到私处干燥后再穿内裤。另外,为了私处健康,日常最好尽量穿宽松透气的内裤。

  给皮肤补补水

  01

  适当多喝水

  适当多喝水,对皮肤有很多好处,因为它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进而增加皮肤的弹性和含水量。还可以帮助延缓皮肤老化。成人每日饮用水量一般为 1500 至 1700 毫升。

  02

  补充维生素 A

  维生素 A 有较明显的抗角质化的效果,可活化肌肤,使其柔软细嫩,并且能够改善皮肤的锁水功能,延缓皮肤的老化。

  少吃辛辣刺激的饮食,而像菠菜、胡萝卜、南瓜、芒果、杏、木瓜等含有维生素 A 的食物可以适当的多吃些。

  经常皮肤瘙痒,警惕疾病风险

  如果平时经常皮肤瘙痒,甚至还出现疹子、皮肤破溃等情况,要当心疾病风险!

  01

  湿疹

  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弥漫性的干燥,在表皮以及角质层可以看见细细的小裂纹,类似于碎陶瓷状的外观。局部皮肤可以有淡淡的红色,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甚至糜烂。

  02

  胆碱能性荨麻疹

  热水澡、运动后、桑拿后、情绪激动、摄食辛辣食物,可能引发胆碱能性荨麻疹,常表现为:

  ①皮疹发作时瘙痒或刺痛;

  ②皮疹发生部位出现烧灼感及发痒;

  ③皮疹呈圆形丘疹样改变,皮疹凸起,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

  ④较大的丘疹可出现明显的肿胀。

来源: 约见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