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又将骤降,申城开启“换季”模式以来,支原体感染、流感成为上海市民持续关注的高热度话题,近3个月来,上海各大医院门急诊持续高位!记者发现,有市民无故胸闷却是由肺炎引起,6点起床挂水当起挂水“特种兵”,有人头痛、胸闷查下来却是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专科医院内,儿科门急诊量持续高位运行。为此,我们也对话了儿感染科、成人呼吸科专家。在专家们看来,不少人没有完全恢复就去上学、上班,病情反复“二刷三刷”大增。
“医生,我感到胸闷,平躺或者站着的时候还好一些,但只要一有移动就会感到胸部疼。是哪里出问题了?”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急诊诊室,记者看到李先生急切地向医生询问。这已经是李先生第3次向医生询问这个问题。
为何无缘无故感到胸闷?
为此市民问诊3位医生
原来,家住上海闵行的李先生上周五正常上着班,突然间觉得喘不过气来,“像是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前,呼吸只能吸一半,深呼吸就会觉得痛。”
休息半天没见好,就来到六院急诊就诊,预检过后,医生安排直奔检查室做了心电图,大约等待10分钟左右后,李先生就进入急诊胸外科诊室就诊见到了第一位医生。
医生仔细询问过李先生相关症状之后,两次眉头紧锁,表示疑惑——
“你的这些胸闷的症状都很不典型,看心电图的结果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李先生同样也感到纳闷,胸痛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心电图却显示没什么问题,那身体上的不舒服要怎样治疗?
对此,急诊医生表示,可以继续加强休息,再作观察。“实在不放心就抽个血试试看看吧。”
于是李先生排队等待抽静脉血,缴费过后,李先生来到抽血区,发现虽然此时已经将近半夜12点,但正等待抽血的人特别多,在他之前还有45个号。
经过将近50分钟的等待后,李先生抽完血,被告知2个小时之后出报告。
本就身体不适的李先生此时已经十分疲累,决定回家等待抽血结果,第二天再找医生问诊。
第二天,李先生又来到了上海市龙华医院,在预检台护士建议直接去急诊挂号。
带着前一天晚上在六院的检查结果,大约等待10分钟后,李先生在急诊室见到了第二位医生。
医生打开六院的抽血报告后,判断称,初步判断有点炎症。
“昨晚没有做胸部CT,属于没有检查全面,再去做一个CT看看吧。“”
在经过大约20分钟的等待后,李先生做完了胸部CT,等待约5分钟后,直奔诊室,请医生结合报告进行诊断。医生结合CT结果,判断出李先生的肺部的确有炎症,建议挂水3天,消炎。
第三位医生是李先生挂完水之后回到急诊诊室遇到的,此时正逢白班和晚班医生交接,第三位医生看过李先生的CT报告、心电图和血液检查结果后,称“你这应该是属于以前的老毛病,并不是高危胸痛,没有大问题。”
胸闷其实由肺炎引起?
3天挂水后,明显好转
明明是胸闷、胸痛,为啥是肺炎?李先生感到纳闷。
“你看,你肺部的边缘有些许外凸,肺部的下叶、胸膜下线有阴影,说明可能是肺部牵扯胸膜,导致胸部不适,移动的时候胸痛。”
第二位医生告诉李先生,导致他胸闷、胸痛的很有可能就是由于肺部的问题引起的。
“这在门诊、急诊并不少见,特别是现在感染支原体肺炎的人也很多,有些人没有咳嗽、发烧等现象,而是胸闷、头痛,最后一查,要不然就是肺部的炎症,要不然就是支原体肺炎。”
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先生还做了一个支原体抗体的检查,确认是否感染支原体肺炎。
由于支原体的检测要1-2个工作日之后才能出结果,在血液报告还没出来之前,没办法判断是不是支原体感染,但肺部的炎症是肯定的,因此,李先生能做的就是先挂水消炎。
“如果是支原体肺炎,那对家人会有影响吗?”李先生的爱人全程陪他就诊,面对医生“有可能感染支原体”的说法,十分担心。
“如果你感染了支原体肺炎,那你爱人十有八九是‘逃不掉’的,家里的小孩得判断她有没有出现咳嗽、发烧等现象。”
医生结合这几个月来的急诊、门诊接诊经验分享称,支原体肺炎感染多发于50岁以下人群,小孩的症状比较明显,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等,而成年人的症状就比较“隐蔽”,有时候头痛也是因为感染了支原体肺炎。
所幸,经过1天的等待之后,李先生拿到的报告显示,他这次并没有感染支原体肺炎。
“怕排队,6点起来错峰挂水”
“六院的急诊排队挺长的,等待抽血、做CT至少半个小时起步。”李先生说。
晚上10点左右,记者在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区,看到预检台的人络绎不绝,抽血窗口、CT检查室前的等待座位上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坐满了人。
抽血等待时间长并不是因为窗口工作人员动作慢,大约不到1分钟就会叫下一个号,而是等待的人太多,记者看到,当李先生取到号,前面还有45个人在等待,而在李先生之后,还不断有人前来取号机上自助取号。
在抽血区域旁的走廊上,有就诊市民在走廊上拿着试剂管自己戳鼻子进行检测,“这些检测医生根本来不及帮我们做,所以自己做。”
在急诊大厅的血压计旁,也有人在等待量血压,“预检的时候要自己量血压,刚刚在诊室,医生忙着看下一个救护车送进来的人,让我自己来量一下血压,正常的就可以回家,不正常的再去诊室找他。”
相比六院的急诊,龙华医院的急诊人少很多,但挂水之前,等待护士配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缩短等待时间,李先生说,他选择了特种兵式挂水。
李先生与记者分享了他在龙华医院“特种兵”式的挂水经历。
第一天,我是下午3点挂水,从开完药到挂上水大约等了半个小时;
第二天,我是上午8点到医院挂水,从挂号开药到挂上水,大约等了50分钟;
第三天,我干脆上午6点去挂水,人明显少很多,从挂号开药到挂上水,等了20分钟左右。
在经过3天的挂水之后,李先生的胸痛明显缓解,“之前一走路就痛的情况完全没有了,不过,整个人感到还是有点虚弱,不能提重物,骑车颠簸也会不适。”
专家呼吁:做功课不急于一时
先好好养病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急诊办公室副主任邬宇芬提到,她在病房、输液室看到不少孩子一边输液,一边写作业、看书,不少家长也在就诊时表达了持续病程影响学业进度的焦虑。她坦言,学习不能急于一时,要让孩子无后顾之忧先把身体养好更重要。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吴琼
来源: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