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11月25日,运营近40年的东四十条地铁站封站施工。这条消息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是因为地铁3号线的建设进展,更是因为预留多年的东四十条站换乘站台将被改造后重新使用。
但是,“东四十条”这个人尽皆知的地名您能念对吗?
应该念“东四/十条”,还是“东/四十条”?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东四十条”的前世今生。
地铁东四十条站启动封站改造/记者拍摄
为配合地铁3号线建设,从11月25日开始到明年2月27日,既有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将进行封站改造。改造完成后,新的东四十条站将新增换乘通道,实现2号线和3号线便捷换乘;同时增加预留站台的空间,满足3号线8辆编组列车通行。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北京地铁早期规划中,东四十条站就是2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站,两站同期建成,2号线车站在上,3号线预留车站在下。随着地铁客流持续增加,预留的3号线东四十条站已经不能满足客运需求。
这次封站改造将在既有2号线东四十条站轨道区上方新增楼板连接站厅,并在轨道区上方侧墙开洞,与新增楼板连接形成新的换乘通道,相当于在2号线轨道上方搭起一段“小二层”用于换乘。
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预留的换乘3号线接口/记者拍摄
东四十条站改造完成后,将把原来预留的3号线车站部分作为一个换乘厅,换乘的空间和蓄客的能力都将提升。“从2号线到3号线将实现站台到站台换乘,在站台上能看到下楼的梯口进行换乘;从3号线到2号线利用新的换乘通道来换乘,通道长度大概为60~80米。”京投所属轨道公司三分公司总工程师李全才说。
换乘改造工程准备就绪/记者拍摄
在旧的规划中,3号线使用6辆编组B型列车,新建3号线已经调整为使用8辆编组A型列车,载客量翻倍,原有预留站台也将同步进行扩大。
“原来的这个站台不够大、不够长,就需要重新建一个站台层。”北京城建设计院3号线项目负责人刘文介绍,这次改造将通过在车站把角挖竖井,纵横交错地挖通道,在底板下新建一层站台层,就能通过8辆编组A型列车,提升运营容量。
换乘改造工程示意图/记者拍摄
各地铁站已经张贴封站通知/记者拍摄
东四十条站封站改造期间,运营企业将加强客流引导,协调地面公交部门根据客流变化增加运力,保障乘客出行。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三元桥站区站区长刘祎晨表示,东四十条站相邻的东直门站和朝阳门站进行了客运组织调整,同时车站张贴了相关通告。“我们与公交集团对接,根据客流的情况提高公交运力,增派区间车,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
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示意图/来自网络
据了解,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基本呈东西走向,计划2024年开通,缓解工人体育场、姚家园、北京朝阳站和东坝地区的地面交通压力。
3号线一期在建的东四十条站到东风站共有10个站,目前车站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区间结构已完成90%,设备安装已经全面进场,累计完成了15%。“目前3号线已经全面进入了装修的阶段,各个附属工程已经全面进场施工。”京投所属轨道公司三分公司总工程师李全才说。
“东四”十条 还是“东”四十条?
如果说“胡同”是从蒙古语转化来的,那么“条”则是北京本土化的创造发明,且最具特色,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与街、巷、胡同共存延续至今。
历史上北京城到底有多少以“条”而称的街巷,已很难考证。说到“条”,我们先来说说北京道路的命名。北京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70年建都史的文化名城,自元大都建城以后,便形成数千条街巷、道路。
历史上北京地名特别是北京城里的街巷名称到底是如何命名的?《北京传统文化便览》一书概括出了五大类:一为官定民承;二为俗成官认;三为官定与俗成并行;四为俗成官改;五为官定官改。
从字面上看,“条”作为形容词,是指狭长的东西,而作为地名中的“条”,则是指狭长的街巷。这是老北京小胡同儿的统称。一般是指比大街或胡同小的小胡同,故有“胡同中的胡同”之称。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其实许多以“条”相称的街巷,又是直接从以“胡同”相称的地名转化来的。
说到人们熟知的东四十条,“东四”元代称“十字街”,明代于十字路口四面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木牌楼,因位居皇城之东,故称“东四牌楼”,简称“东四”。如今牌楼早已消失,“东四”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而今的东四十条(实为十四条)是指东四路口东北部的一大片居民区,从今东四北大街到东直门南大街一线路东,至今朝阳门北小街到东直门南小街一线路西,自南向北排列的十四条东西走向的胡同。
东四头条到十条是明代保留下来的,而东四十条在清朝称“十条胡同”,属正白旗。东起富新仓西墙,西至和亲王府,长不过几百米,宽只有四五米,民国时仍称“十条胡同”。1953年修建下水道时将北门仓的一部分拆除,将胡同展宽成为一条大街,由此开通了城外道路。
1979年东四十条立交桥建成后,街道再次展宽,成为京城通向东部地区的一条主要道路。1999年修建平安大街时,将东四十条规划为该街东段,并拓宽了道路,通车后仍沿用“东四十条”这个老地名。
东四十条地铁站1984年开通运营,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是车站墙壁上《华夏雄风》和《走向世界》两幅大型壁画,展现了体育健儿的勃勃生机,与车站附近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和工人体育馆遥相呼应。
一个地名,一段历史,
一段情感,一段乡愁。
转发,聊聊您印象深刻的北京地名
记者 黄河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