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你已进入图书馆静音区
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
避免使用鼠标键盘等有声设备
……
这样的静音区
你会满意吗?
近日,有网友表示
上海图书馆淮海馆馆内键盘声扰人
可否设置“无音区”
↓
对此,上海图书馆回应:
已于八月初
在淮海路馆三楼外文社科期刊阅览
室内开辟一处“静音区”
“静音区”不提供电源插座,要求读者不使用电脑键盘、鼠标等有声设备,同时务必将手机等电子设备调整为静音设置。
新闻一出
针对自习室和图书馆的噪音问题
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
不少网友觉得此举无必要
有人认为尽管图书馆确实需要保持安静,但有些声音,应该予以理解和包容。
@ 立明:重要的是,在阅览室看书确实是不能被人分心需要安静是第一的,这也是每一个公民应遵守的道德!
@ 米妮儿:看个人的素质了,设置静音区还是有必要的。
但也有人认为,噪声忍受程度因人而异,没必要要求过于严苛。
@ DAVE:键盘鼠标声都能打扰到你,当公共图书馆是你冥想的静室嘛?
@ 晨曦: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声也算吵的话,是不是以后还要嫌翻书声吵,禁止翻书,那么需要安静不如呆在家里看书。
@ Michelle:如果笔记本键盘声都觉得吵,那只能说你读的书真的不太吸引你。
@熊熊在上海:今后是不是还要屏住呼吸?
也有网友认为,不如建议划分儿童区域
@ 早知晚晚:我去图书馆,在有楼梯可以坐着看书的正常阅览区,那小朋友们就跟逛游乐场似的,除了没有笑闹,但你追我赶,噔噔噔跑过来,噔噔噔跑过去,无语死了。明明楼下就是儿童阅读区...有些时候,规则必须明确,你的自由不能损害别人的自由,公平为上,靠道德约束,有点高估人性。
@ CW:过分了就不太好,要求绝对静音的人应该不多,图书馆的安排可以,但需要多大可以看一段时间再调整。
在对图书馆声音的各类吐槽中
可以窥见每个人对“噪音”的容忍度不同
有人在看书学习划重点时“摔笔”
为此有网友专门出了降噪攻略
↓
有人因为戴耳机听不到他人声音
无意识发出各种“噪音”被人吐槽
↓
有人因为按鼠标声音太大
搬动椅子产生噪音引他人不满
↓
还有人会因为
他人使用平板搭配的“电子笔”
产生各种不适
↓
其实,有些对安静学习和办公
有要求的人
已经悄然付费买安静了
↓
你会付费买安静吗?这种新型的“陪伴空间”在上海特别受年轻人欢迎
去年,80后小莹的研习室在杨浦区四平路落地。与教室、图书馆相比,研习室是一个环境内容更丰富的空间。有隔板的书桌、台灯、人体工学椅是最基础的配备。座位的选择性很多,有单人、双人桌等,还有靠窗景观位、静音小黑屋等区域。
公共区域内,有储物柜、小冰箱、微波炉、打印机、饮水机等小家电。颜色各异的方盒内还装满了花茶、速溶咖啡、水彩笔、回形针、剪刀、便利贴等小物品,可随时取用。
如果办的是月卡,在研习室待上一天只需二三十元,用消费者的话来说,“也就一杯咖啡的事儿”。付费学习和办公,时长越长,性价比越高。如果以小时计,每小时10元,待一整天将近花费100元。如果碰上团购活动,买10次卡花费500元,相当于每天50元。
缺乏独处空间的人,对“一张书桌”的需求比较强烈。
研习室有自己的规章,比如室内不能交谈、不能吃东西。有的研习室有专门的就餐区,大家可以各自点外卖,但需错峰前往就餐区。还有研习室规定,在需要绝对安静的区域,即使使用手提电脑键盘,也需在前台领取键盘膜消音。如果发出声响被人投诉超过3次,会被立即逐出。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研习室数量超过200个,绝大多数开在商务楼里,每家研习室的座位一般在40至80个左右。
对图书馆设置无音区
你怎么看?
你会选择收费自习室吗?
综合自上观新闻、新闻晨报、021视频、新闻坊等
相关作者:彭薇等
来源: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