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博物馆:从牛虎铜案看璀璨的古滇文明

光明网

2000多年前,云南滇池沿岸曾经出现过一个被称为“滇”的古老文明。古滇国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古滇文化大约从公元前12世纪前后持续到公元3世纪初,其出土青铜器种类之丰、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其中在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是最出名的代表性杰作,它不仅对研究古滇国的历史意义重大,本身还具备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云南博物馆,去揭开古滇国的神秘面纱。

已经有70多年历史的云南省博物馆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达到150亩。这是一栋取意自云南彝族“一颗印”式的传统民居建筑,呈现出石林风化后峻峭嶙峋的体态特征,也彰显着红土高原的独特美感。

云南省博物馆:从牛虎铜案看璀璨的古滇文明

这里是云南历史、文化、艺术的聚集之地,收藏文物超过23万件,最出名的要数青铜文化艺术的代表性杰作——牛虎铜案。

云南省博物馆:从牛虎铜案看璀璨的古滇文明

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 张永康

当时古滇人是要做一个祭器,你看牛的角和憨厚的面部,再加上这个驼峰,这是一个主体。牛的背后要有一个支撑,他就想到日常生活当中的老虎噬牛,就放了一只老虎,咬着牛。这样这边有个牛,尾巴上有个老虎,把重心平衡一下,照样还是轻,于是他就放了一只小牛,跨在这个横杠上。

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统一,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1972年,牛虎铜案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重现于世。

云南省博物馆:从牛虎铜案看璀璨的古滇文明

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 张永康

小片的把它拼成大片的,大片的又和大片的在一起粘接,差不多搞了两个多月,才把它拼好。我们考古队的一起过去一看,哇,真棒啊那个样子。立体的架起来以后,大家看见都觉得很惊艳。可以说是我们发掘当中体量,应该说整个滇文化当中体量最大的一件了,然后它的艺术造型这些又非常好,又很有意义,而且就只发现这么一件!

云南省博物馆:从牛虎铜案看璀璨的古滇文明

观众 董娜

我记得在小的时候,家里面就会有这种工艺品,当时就看到了牛虎铜案。但是那个时候还很小,不太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长大走到了云南省博物馆里面,看到了这件器物,才知道原来它是有着这么丰富的一个文化含义在其中的。

云南省博物馆:从牛虎铜案看璀璨的古滇文明

观众 吴浩彤

我觉得就是人类的一个匠心精神。未来我们要走向世界,每一个孩子其实都需要这种东西,所以我也非常期待把我的孩子带到这个地方来,让他们去感受人类传承的这种瑰宝,特别是出自于我们中国人的这种骄傲。

穿越千年历史,我们依然能从牛虎铜案中感受到战国时期古滇国人民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而牛虎铜案对于研究古滇国的民俗史、农牧史、冶金史、美术史等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云南省博物馆:从牛虎铜案看璀璨的古滇文明

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 张永康

我们讲这个文物它历史、艺术、科学,这三性很重要,牛虎铜案可以说是三性都有。历史价值非常高,它是相当于我们中原地区战国时期的东西。第二个就是它的艺术性比较强,栩栩如生的一头大牛放在那,老虎在吃牛,就是虎噬牛。

中原深厚文明与边疆民族文化碰撞共生,创造出多姿灿烂的古滇文化。经过千年的传承发展,开放、和谐、交流的理念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云南省博物馆:从牛虎铜案看璀璨的古滇文明

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 张永康

这个文化圈(古滇文化)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其他文化的影子,特别是中原文化对云南的影响非常深重,到了汉代更是这样,最后是汉武帝直接赐了一方印给滇王,滇就被纳入郡县制管理了,它整个文化逐渐地就归入了中华文化的大家庭。

云南省博物馆还招募了小小志愿者讲解员,现身科普、寓教于乐。一批批孩子、学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爱好者、讲述者、宣传者。

云南省博物馆:从牛虎铜案看璀璨的古滇文明

小讲解员 李思颖

首先我觉得那些文物就像是历史长河上遗留下来的明珠,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窥见以前的历史;其次它们是历史共同的回忆,以及我们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曾经,古滇文化独树一帜,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如今,彩云之南更是成为开放前沿,张开胸怀,与世界相连接。

来源: CCT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