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光明网 显示图片

  夏日里

  在水上乐园或泳池玩上一天

  那可真是

  既凉快又有趣


  但也有一些人

  玩水过后

  感觉各种不适

  ↓↓↓

  比如

  有女生得了阴道炎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有人尿路感染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甚至还有小朋友患上脚气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明明是想放松玩水

  怎么就惹上千奇百怪的病呢?

  公共泳池到底有多脏?

  还能愉快地玩耍吗?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1. 尿素

  人的汗液成分中有尿素,下水前如果没有沐浴就会将尿素带入水中。

  玩水、游泳的朋友也可能会尿入池中。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团队曾计算游泳池中的尿液量。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通过对250多个池水样本检测,发现约800m³ 的商业游泳池中,尿液含量高达75L。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2. 粑粑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人在游泳时,会自然贡献出0.14克的粑粑。

  这些粑粑,可能是你没擦干净的“漏网之鱼”,也可能是下水后受了刺激,肛门把控不严、泄漏出来的……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3. 化妆品,身上的老泥、皮屑

  除了上述,泳池里还会有美女们的化妆品残留,帅哥们半个月没搓的皮屑污垢等等。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4. 游离性余氯

  目前公共水域常采用氯化消毒,即采用氯气或氯化物经与水反应产生释放出来的次氯酸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经过消毒处理的池水含氯量稳定在0.3~0.5,pH值保持在7.4~7.6。如果余氯量过高会伤害人的皮肤、头发。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很多人都特别担心一个问题:我在公共水域玩耍,会感染淋病、艾滋病等性病吗?

  其实,这类病菌往往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离开了人体一般很难存活,不会通过游泳池水传播。比如: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且不耐酸,普通的消毒剂、热水就可消灭它。

  淋病、梅毒和生殖器疣:在公共浴室或泳池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可能会感染,而在游泳中感染HPV的可能性接近于0。

  但上述疾病不会传染,并不代表就能高枕无忧,你更需小心下面这几类病!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1. 妇科疾病

  女性阴道里像一个小社区,有乳酸杆菌这样一直默默守护阴道弱酸环境的“标兵”,也有像加德纳菌、念珠菌、肠杆菌科细菌等的“小混混”。

  这些“公民们”在正常阴道环境下(阴道酸碱度在3.8~4.4),一般能够和平相处。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但如果长时间泡在不达标的水中,水中的污染物或微生物就有可能进入阴道并破坏其中的酸性环境,“社区”开始失控,各类致病菌开始活跃,就可能会感染妇科疾病。

  尤其是在女性处于某些特殊时期(如月经期)时,感染几率会大大增加,常见引发的妇科疾病有尿道感染、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

  2. 皮肤病

  在水中泡的时间越久,皮肤角质层越柔软和开放,抵挡外来病菌的作用也会下降,感染皮肤疾病的几率就会增高。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这样一来,就十分容易造成皮肤浅层的真菌感染,如脚气、股癣、灰指甲等。

  3. 中耳炎

  这个主要是因耳部进水、病原体逆行而引起的感染。当在水质不好的水上乐园游泳时,不干净的水可能会通过外耳道进入,从而诱发中耳炎。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1. 挑选安全的游泳池

  一看报告:留意泳池是否在显眼处张贴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和水质检测报告。

  二看等级:游泳场所已纳入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的范围,A级为卫生等级最高,B、C级次之。

  三看水质:干净的池水应该是蓝色而不是绿色。然后站在池边要能看到10米远的池底。最后看一下水面有没有漂浮物,水里有没有悬浮物和沉淀物。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四闻氯味:正常情况下水中可闻到淡淡的氯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消毒水味”。如果气味明显刺鼻,游离性余氯可能超标了。

  2. 慎用公共物品

  建议携带个人物品,不用公共物品,比如毛巾、拖鞋等。不随意坐在池边、地面和更衣室的凳子上,避免接触感染。

  3. 游玩结束后做好清洁工作

  下过水后及时冲洗。多喝水、多排尿,注意自己的分泌物是否异常。

  及时清理残水。若耳内进水,可以头偏向一侧,单腿站立,用力跳数下,再用棉球清理干净残余水分。

【健康科普】就去玩个水,没想到竟得了脚气!还能不能去泳池了?

  转自:健康广东人

来源: 经视健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