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蓉行走在家附近的林荫道上。
长江日报记者江梦晴 摄
□ 长江日报记者江梦晴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陈玉蓉为病中儿子“燃烧”了32年。儿子13岁到45岁期间,她舍出血肉、付出艰辛,悬着的那颗心一刻也未放下。
人们更熟悉陈玉蓉的另一个名字——“暴走妈妈”。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回访陈玉蓉时获悉,她的儿子叶海斌二次手术出院一年了。上周,叶海斌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复查,病情稳定。这与陈玉蓉的悉心照料分不开。
每天早上,陈玉蓉要为叶海斌清一遍药,标记抗排异、护肝、护肾等药物服用时间。家里一日三餐,她要烹饪6次;由于儿子不能吃硬的、辣的,她一定要把饭菜做得烂一些,便于消化。儿子30多年的病历、检查报告单,她一一整理存放,装满房间里一大面柜子……“现在有就诊卡了,方便多了。”她说。
2022年,叶海斌病情最危重时,一天晚上,在病房里陪护的陈玉蓉因劳累、紧张而血压飙升,血压计都测不出数据。天旋地转中,她心生惧意:“我要是有个什么事,儿子怎么办?我不能就这样倒下去!”
凭着坚韧的意志力,陈玉蓉挺了过来。经过500多天照护,叶海斌第二次闯过生命难关。
上一次,疾病考验这对母子是在2009年。叶海斌肝硬化严重,要活下去只能换肝。时年55岁的陈玉蓉用211天的坚持,每天暴走10公里,减掉重度脂肪肝,捐肝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
长长的大堤上,一位母亲疾步行走。那种绝望中的坚定,那种辛酸苦楚,那种相信奇迹会出现的母爱,令无数人动容。“割肝救子”的陈玉蓉入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因为我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在医院陪护儿子的日子里,遇到独自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陈玉蓉总是热心地“搭把手”,主动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包括打热水、买饭、推轮椅上下楼陪做检查等。“我们也是受过别人恩惠的。最无助时,有个人要是拉了你一把,你的心里头就感觉有点指望。”
现在,随着叶海斌一天天好起来,陈玉蓉心情放松了许多,也长胖了,体重130多斤。13年保持行走锻炼的习惯,她的双腿看上去还是很细。“孩子身体好,一家人整整齐齐,就是我最大的愿望。”陈玉蓉说。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