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5月15日电(记者 冯源)5000年前的独木舟实物、世界遗产点广济桥的模型、水乡新娘出嫁的“十里红妆”……浙江省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15日在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举行,这座历经3年闭馆改造的博物馆也重新亮相。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外景。(临平博物馆供图)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位于临平区人民广场,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馆,有藏品2.5万多件。西馆区的建筑设计参照了玉琮造型,常设有“此地自古繁华——地方历史文化展”,讲述了临平的历史底蕴和近代变迁。
↑良渚文化茅山遗址出土的独木舟。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新建的东馆区以江南民居为主题元素,取意于当代绘画大师吴冠中的江南水乡题材画作,常设有“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从地域、经济、生活、文化与变革五个方面展示江南水乡文化。东馆区还融合了晓风书屋、休闲吧、水乡工坊体验馆等新增功能区,形成了“文化综合体”。
↑浙江传媒学院汉服社团志愿者讲解水乡婚俗。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16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初期还推出了“繁简之间——宝鸡出土青铜器纹饰艺术展”和“韵·动——两宋文体生活体验展”两个专题展览。而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前后,该馆还将举办“童梦水乡·宋韵迹忆——浙江省第二届少儿沙画大赛”“宋韵迹忆——少儿美术作品展”“江一才的穿搭——宋代服饰欣赏”“江一才的晚餐——苏轼美食诗文欣赏”等系列活动。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