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云端成功举办

光明网 显示图片

  12月25-31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科学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九届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在云端举办。本届影展以“科技致美,影像为媒”为主题,统摄“特别放映、主题交流、融媒体展映”三大板块,深度呈现科技之美和影像之美的艺术融合,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培育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第九届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云端成功举办

  本次影展也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特别策划的“2022科学跨年系列活动”的揭幕大戏,接续“第九届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的精彩活动还有:2022科学跨年之夜、北京科学中心科学时光趴、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科技冬奥宣传月、2021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等五项活动。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打造的重要科普品牌,自2011年起已成功举办八届。影展以专业性、开放性、国际性为特点,以搭建科技电影沟通与合作平台、汇聚科技电影资源、促进国际科普交流为目标,为公众提供参与科学、欣赏科学、理解科学的渠道,促进科技电影与科普事业的融合发展。

  “特别放映”揭幕2022科学跨年系列活动

  25日下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科学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九届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特别放映活动在央视网云上拉开帷幕。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北京科学中心和北京电影学院的领导及科技电影界的专家代表线下出席了电影展的“特别放映”网络直播活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维成主持活动。

第九届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云端成功举办

  本次影展的“特别放映”环节,入选的是孙嘉翊导演的《星河一叶》。该片是反映国际著名天文学家、我国天文学重要奠基人、战略科学家叶叔华典型事迹的纪录电影。《星河一叶》影片充分展现了叶叔华的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片中的叶叔华始终怀着对科学事业的强烈热忱和对国家科技强盛的无限渴盼,她永不放弃、坚韧执着、攻坚克难的精神品质不断激励着更多科技人员登上新的科学高峰。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沈洁表示,科技电影完美的体现了科技之美和影像之美的融合,对影展活动提升首都公民科学素质、培养未来科学人才、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推动科学传播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孔建华副局长以亲身经历,对青少时代接受的科教影片影响进行了回顾,他表示科技电影作为了解科技文化的窗口,具有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技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精神的功能。

  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韩方海表示,科技电影承载着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培育未来科学人才的使命。中国电影人要务实笃行,守正创新,借助高科技融媒体和大数据进行新形态、跨领域的创作。

  北京电影学院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教授在发言中表示,科技和电影的关系是造就视听生活、艺术生活、文化生活甚至是新文明的重要两翼。影展由中国科普工作者、电影学者和专家共同探讨科技与电影的关系意义非凡,必定会给活动参与者带来全新的感受,也会为科技与电影的相互推动产生新的启示。今后,北京电影学院愿意为科技电影的大发展、大繁荣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产出更多有价值的科技电影学术思想与观点。

  在科学家、艺术家交流发言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院士从国务院《2021到2035年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阐述了国家科普战略和《科普法》的意义。他强烈呼吁科技界和电影界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科技电影内容与形式上满足贴近现代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原局长、科教影视专家刘建中导演是北京电影学院1964届的毕业生,从事了一辈子的科教电影工作。他强调了科教电影的公益性,希望行政主管部门多重视科教电影,让科教电影走进中小学课堂,走进农村。

  著名电影导演、电影教育家谢飞导演则重点强调科学电影是电影园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种类,科教电影不能受到市场环境中的“唯票房论”及“明星制”等不良影响,应该坚持普及科学知识、教授科学方法的宗旨。

  欧洲科学电影学院院长沃尔夫冈·哈伯尔认为新媒体时代人们观看科学纪录片,不再是被一个只陈述事实的全知全能的人教导,观众可以与叙事者一起探索,讲好故事的原则永远都是必要的。他表示要经过数年准备、调研、规划,才能让观众看到精心制作的传统科学纪录片对科技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17位专家以“科技电影的新时代新起点”为题云上交流

  12月26日-28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云交流环节正式开启。本次云交流以“科技电影的新时代新起点”为题,来自科技电影界、科学界、影视界的专家互动探讨,相互激发,阐述了扩展科技电影创作和研究视野的方向和途径。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樊华、副教授周进、副教授李彬分别主持了“新视野:影像中的前沿科技” “新媒介:新时代科技影像的多途径传播”和“新美学:科学与影像深度融合的新形态”三个子议题的云端交流。

  在题为“新视野:影像中的前沿科技”的子议题探讨中,跨界艺术家、电影导演、摄影师、画家傅靖生讲述了随着摄影设备的进步科教影片的拍摄越来越精细、准确,以前很困难的拍摄,今天用家用照相机和手机就能搞定,关于科学内容的制作与传播更容易、更广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梁君健以本届影展放映影片《大学》为例,通过回顾对蔡峥教授的拍摄经历,思考了纪实影像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认为科教影像主要以促进大众科学知识传播与科学素养提升为目的,纪录电影则更多是通过人物、情感与叙事来呈现科学精神。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在发言中认为,科学、文化和艺术在人类文明当中分别负责求真、求善和求美,在科教影视的创作中科学与感性之间矛盾的调和不应该被忽略,应让科技工作者更多地参与到科技类影视的基本素材建设中,增强科技工作者和影视工作者之间的互动。

  另外,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对外合作交流部主任张志强回顾了气候战略中心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我国所做的宣传工作,认为在气候相关的科教影视作品中,应当积极展现中国国情及国家在气候方面的战略方针,将“双碳”的技术创新与视听进行有效结合,关注弱势群体与绿色公平转型。

  纪录片导演周浩对他导演的纪录片《7%》的创作经历进行了回顾,认为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有局限,而科学也正在改变着人类看待世界的角度与方法。科学纪录片的创作具有高度的兴趣性,应当充分发挥想象性,掌握纪录片创作的不确定性,避免主题先行,才能实现打开观众认知的目的。

  中国科普作协科普文创产业专委会委员林霞从为什么做、怎么做和做什么三个角度阐释了科普作品的形式、内容、趣味与艺术性表达,认为科普作品创作应当实现内容和受众的双向互动。

  在“新媒介:新时代科技影像的多途径传播”的子议题板块,中国科普作协科影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育智探讨了科技电影发展的可能性,梳理了电影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电影从诞生开始,就和科学技术命运交织,但人文精神才是电影艺术的生命和灵魂。

  《博物》杂志编辑部主任刘莹表示科普短视频的制作应当立足于博物学的内容领域,边发散边凝聚,在多部门的合作中创造整体效果,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回报。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生部副主任成蒙认为科学知识要想以各种方式“出圈”,应当从科学知识本身出发以浅入深地来表达科学魅力,用有趣的知识、有吸引力的手段来打动与吸引观众,从而实现科学精神的弘扬与传播。

  此外,清博智能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祖希提出未来科普传播会以短视频平台形式为主的观点,结合各类的长视频以及直播的形态,以提升沉浸感、画面感、体验感成为科普最有效的路径,科普短视频及其他新媒体形式如AI等技术的影响下,传播力也在不断拓展与加深。

  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理事长陈素平介绍了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的工作,表示气候影视大会设立专业论坛,开展影视作品评优,公益展映,科普讲座,扶持青少年气候影视作品创作,多形式的传播气候变化知识和绿色低碳理念,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认识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变化,让世界看到更多的中国绿色故事。

  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机动通信局高级经济师、资深项目经理岳红敏,机动通信局高级工程师吴时东介绍了在青藏高原无人区搭建卫星互联网,对我国第二次青藏科考地层古生物专项进行全程记录,完成实时互动和双向传播,提升了科学传播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为媒体传播的深度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希望通信技术能更多的参与到科普和科考的宣传当中去,提供普遍性的通信服务同时也提供泛在性的通信服务。

  在题为“新美学:科学与影像深度融合的新形态”的子议题交流中,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里教授提出科技电影的价值功能在于探索宇宙、发现真理、造福人类、改善民生,科技电影的审美性应以善为导向,科技电影的科技性和审美性之间的关系应“文质彬彬”。

  北京墨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曾强分享了文化和科技融合传播的心得,通过一系列科技影像的展示,指出了基于东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中国机器人发展与传播之路。

  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导演宋宇莹探讨了科学影像在展现科学发展过程、引发观众科学兴趣、弘扬科学精神中的作用。他指出,未来科普应朝着将数据可视化与虚拟技术结合的方向积极探索。

  奥斯陆大学博士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王侃瑜从科幻中国风出发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传统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科技观。她提出我们要摆脱西方话语逻辑就要寻找中国的美学价值进行科幻小说呈现,将东方思想和西方思想作为新的交融和共存。

  据悉,本次影展共有来自中国、法国、巴西、德国、希腊、荷兰、卢森堡、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家的24部科技影片参加。影片包括球幕、巨幕、3D等多种科技电影类型,涉及探索月球、动物萌宠、科技达人、地球演变、神话传说与外星生命等多种题材。

  受疫情影响,本届影展全部为线上进行。影展得到中国科学科普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金树国际纪录片节的支持。(永文)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