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连续6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累计治愈出院本地确诊病例17例

光明网 显示图片

  8月19日11时,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联合指挥部召开“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会议围绕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进行发布。

  8月18日郑州市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连续6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8月18日零时至24时,郑州市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38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以上病例均按要求实施集中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

  “一人一策、一人一案” 郑州累计治愈出院本地确诊病例17例

  截至8月18日24时,郑州市已累计治愈出院本地确诊病例17例。目前在院治疗的本地确诊病例12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

  在医疗救治方面,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患者救治工作,果断决定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院区紧急改建为河南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国家卫健委派出专家组现场指导,郑大一附院派出700余名的专家团队,省市派出近200名医护骨干,实施“一人一策、一人一案”精准救治。同时,营养、心理等专家提前介入,针对合并基础病组成不同医疗救治专班,为每一位患者拟定了个性化的后续治疗方案,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18岁以上首剂接种率83% 12—17岁首剂接种率55% 郑州疫苗累计接种1549.54万剂次

  截至18日24时,郑州市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1549.54万剂次,其中第1剂862.07万剂次,第2剂661.58万剂次,第3剂25.89万剂次。

  郑州全市18岁以上人群接种第1剂810.63万人,接种率83.47%,12—17岁人群接种第1剂51.44万人,接种率55.19%。

  郑州第四轮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共检测80027人未检出异常结果 第五轮今天上午开检

  截至8月18日24时,郑州市第四轮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已全部结束,共检测80027人,未检出异常结果。

  郑州第五轮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已于今天上午9时开始,检测对象仍为市域内集中隔离人员、居家隔离人员和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

  检测方式与第四轮稍有不同,集中隔离人员采取1:1单采单检;居家隔离人员原则上采取1:1单采单检,如有共同生活人员的,采取“一户一管”混检方式进行;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采取5:1混检方式进行。

  27个高速口、18天、1500余人次 守卫郑州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全城抗疫,全民一心。在郑州市区各高速口核酸检测证明查验服务站,活跃着一批负责查验的志愿者,他们身处一线,守卫郑州,这些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8月1日晚,根据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紧急安排部署,市委市直机关工委闻令而动、连夜部署,迅速组织动员29家市直单位党组织,联合公安和交通执法人员,于8月2日早上8点奔赴市内27个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核酸检测证明查验服务站,24小时不间断地对所有出市域的车辆所乘人员,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120支600余人医疗队支援郑州农村地区 织密守牢基层疫情防控防线

  疫情发生后,郑州市依据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的要求,按照规范标准建设基层发热门诊47个、发热哨点诊室153个,能够满足突发重大疫情时基层防控需求。

  同时,从基层抽调1000余名业务精、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护人员,充实到各发热哨点诊室,确保规范运行。以疫情防控和院感质量安全为重点进行全员培训,共开展线上线下培训46期1.16万人次,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目前,郑州市组建支援农村地区医疗队120支600余人,帮扶、巡诊2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40个安置点开展消杀,发放药品、物资60万元,义诊群众5000余人次。

  下一步,郑州市将持续聚力农村基层疫情防控,不断加大农村地区防控力度,坚决织密守牢基层疫情防控防线。

  郑州市区出租汽车及网约均需在绕城高速以内运营 不得到新郑机场运营

  为进一步加强出租汽车行业防疫管理,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目前市区出租汽车(含网约车)暂停跨城业务,在郑州市绕城高速以内运营,不得在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运营,不得到新郑机场运营。

  如果市民确有到市区外或到新郑机场出行需求,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建议采取自驾方式。

  市民乘坐巡游出租车时,通过手机扫描车身张贴的二维码,在显示绿码并完成个人信息登记后方可乘坐,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市民乘坐网约车时,要向驾驶员出示手机上的本人绿码信息,不需要进行扫码登记,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郑州公交如何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公交集团将严格落实四项措施

  为满足市民出行需要,郑州公交集团于8月18日15时起对公交线路运营方案进行了调整。

  具体是:在工作日(周一至周五)通勤时段(7:00—9:00,17:00—19:00),市区35条主干线路按5—8分钟间隔发车,其他线路按8—15分钟间隔发车。其他时间段及周六、周日分别按10—15分钟、15—20分钟间隔发车。具体执行中,郑州公交集团也将根据客流情况实时加密车次,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受封控区影响的公交线路继续实行跳站运行、区间运行或停运,夜班线路暂停运营。根据我市疫情防控27号通告,封控区域涉及线路共计165条,其中停运78条,区间运营线路60条,跳站运营27条,封控区域停运站台41座(长江路15座、南三环15座、陇海路9座、通站路2座)。

  当前,仍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随着客流量增多,挑战更艰巨、防控更艰苦。为此,市公交集团将严格落实以下举措:

  一是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车长每天上岗前健康扫码、测量体温,出现黄、红码或体温超过37.3℃的公交车车长暂不上岗。

  二是加强场区、办公区域疫情防控。在公交各场区和办公楼入口设置体温监测点,坚持每日健康扫码、健康监测,绿码及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场区和办公区域。工作人员上班期间必须佩戴口罩,注重个人卫生,做好自我防护。

  三是规范运营车辆消杀。严格执行一天两次深度消杀规定,或每个班次深度消杀一次。在此基础上,对运营中的公交车进行趟次通风,安排专人每趟次对车厢内座椅、扶手、安全吊环、厢板、地板等部位进行消杀。

  四是加强内部环境防疫。对场区、车间、调度室、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重点消毒,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郑州机场实行国际航班入郑闭环管理 已累计接收处置国际航班入境旅客50589人

  本轮疫情发生后,郑州航空港试验区累计核酸检测220万人次,未检出异常结果;累计流调排查密接117人、次密接1072人,均按要求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对于郑州机场的防控,按照扎紧“四个口袋”要求,一是国际航班经停入郑方面,实行国际航班入郑闭环管理,高标准完成国际航班入境旅客接机任务,已累计接收处置国际航班入境旅客50589人。

  二是国际货运机组闭环管理方面,建立“接、管、送”管理流程和工作制度,压实各方责任,落实封闭管理要求,已累计封闭管理机组人员8035人次,做到工作过程零失误、工作人员零感染。

  三是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方面,强化人物同防,落实“四个集中”和末端消杀,压实宣传告知和督导检查责任。

  截至目前,未发生物传人现象。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累计核酸检测220万人次 未检出异常结果

  本轮疫情发生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迅速行动,组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一办七部”,抽调全区1178名工作人员参与专班,建立日报告、日交办、日督查等工作机制。落实“四早”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和流调协查工作,累计核酸检测220万人次,未检出异常结果;累计流调排查密接117人、次密接1072人,均按要求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严防疫情输入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未发生物传人现象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重点抓好郑州机场防控。按照扎紧“四个口袋”要求,国际航班经停入郑方面,实行国际航班入郑闭环管理,高标准完成国际航班入境旅客接机任务,已累计接收处置国际航班入境旅客50589人。

  国际货运机组闭环管理方面,建立“接、管、送”管理流程和工作制度,压实各方责任,落实封闭管理要求,已累计封闭管理机组人员8035人次,做到工作过程零失误、工作人员零感染。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方面,强化人物同防,落实“四个集中”和末端消杀,压实宣传告知和督导检查责任。

  截至目前,未发生物传人现象。

  隔离点如何做好重点人群隔离关爱?组建各个专班完善工作机制

  郑州市航空港试验区在做好本辖区重点人群隔离关爱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认真完成省市交办任务。该区设置隔离关爱点12个,房间1317间。

  组建关爱中心管理专班,对集中隔离点进行业务指导;组建风险评估专班,对各隔离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组建酒店工作专班,按照标准配备医生和护士,做到各司其职。

  建立人员运转交接闭环管理机制,规范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问题交办机制,每日分析研判解决问题;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确保突发情况有方案、有措施、可管控。

  派驻心理咨询师,开展差异化关爱服务,做到“隔离不隔爱、温暖一直在”。

  100辆大巴保证运力日招工峰值近万人 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郑州航空港试验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服务,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走深走实。

  全力做好富士康等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动态调整招聘区域,形成招聘调度计划,“点对点”组织100辆大巴保证运力,日招工峰值近万人,有力保障了企业用工需求。

  全力保障企业平稳运营。邀请河南省疾控中心专家现场指导重点企业防疫工作,协调博睿、爱微迪等区内核酸检测企业提供每天60万人混检保障能力。

  开展企业服务云审批。采取线上形式进行政策宣讲和申报辅导,实行全流程云审批。

  目前,航空港实验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续保持向好态势,1至7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5%,进出口总额达到263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9%,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2.1%。

  7月下旬至今,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实现项目签约总额107亿元

  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按照“三个一批”要求,创新方式全力推进在谈项目签约。采用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与客商沟通联络,与宁波柯力传感器等一批在谈项目正式签订协议,与康佳集团、水星科技等已签约项目深入推进、加快落地。

  7月下旬至今,实现项目签约总额107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同时储备在谈项目8个,总投资额超过130亿元。同时,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划分区域组建核酸检测专班,分段、错峰检测辖区180个在建工地、2.7万名工人,确保不漏一人。

  减少人员流动,通过线上办公、电话协调等方式,帮助项目单位解决物资储备、手续办理、疫苗接种等问题。

  截至目前,航空港试验区各项目建设平稳有序推进中。

  白衣为甲、逆行出征 郑州市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

  今天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此次疫情发生以来,郑州市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重托,舍小家为大家,用生命赴使命,日夜奋战在抗疫战场最前线,以医者仁心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郑州市人民将始终铭记你们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感人身影。

  千万个我组成“我们”,无数个“小家”组成“大家”。这场疫情防控斗争中,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每个人肩上都有责任。以生命至上汇聚合力,举全市之力与病毒对决,需要每一位郑州市民将小我融入大我,以顽强面对困难,用行动践行担当。

  “让我们振奋精神、勇往直前,用每一个人的竭尽所能,把好自己的那一道关口,压实责任链条、堵住防控漏洞,坚决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共同迎接胜利的曙光到来。”郑州市相关负责人说。

  大河网  记者:祝传鹏 莫韶华 宋向乐

来源: 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