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秒就感染!变异病毒怎么防? 中疾控回应→

光明网 显示图片

  关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德尔塔”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目前德尔塔变异毒株已传播至92个国家,我国的广州、深圳、东莞也已经与“德尔塔”正面交锋。我们该如何应对?昨晚,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进行了回应。

  如何看待广州出现最短14秒传播病例?

  近日,广州本轮新冠疫情中,出现在同一环境下14秒就完成病毒传播的案例,是本轮疫情接触时间中最短的,由此引发社会关注。

14秒就感染!变异病毒怎么防? 中疾控回应→

  警方公布的监控画面显示,黄某曾与鲁某(第四代感染者)在用餐时分别进入卫生间,双方在无肢体接触情况下,14秒就完成了病毒传播。

  视频显示,黄某走出卫生间时未佩戴口罩,走出数米后才拿出口罩戴上。

  短短14秒就完成了病毒传播,是否意味着它的传染性极强?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认为,14秒并不是衡量疾病传播速度的一个指标。举例来说,如果人员之间出现有效接触,比如说一个感染者和一个易感者相遇,这时候感染者他打个喷嚏或者咳嗽,喷溅出来的带有病毒的呼吸道飞沫距离易感者比较近的话,刹那间就可以导致另一个人感染。另外说到“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其实主要是指从有效的暴露、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发病的速度,发病的时间变短了,或者说它的每一代之间,代际传播的间隔相对于过去的流行毒株来讲,平均潜伏期缩短了一两天,速度也相应快一些。

14秒就感染!变异病毒怎么防? 中疾控回应→

  德尔塔变异病毒在致病性方面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冯子健认为,“德尔塔”在印度和在英国传播中,似乎它的致病性有所增强,也就是说感染者里边的有症状人群比例有所增加。在广东的这拨疫情中,150多个感染者里大概有超过108例都出现了症状,这个比例跟我们以前的几次疫情相比要高一些,而且不光在我们国家,也不光是广州这次疫情,在其他的国家,包括英国、印度也都可以看到,青少年感染者的比例似乎有所上升。

  我国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毒株有效性如何?

  冯子健认为,我国现有的这几种疫苗对这一病毒仍然有可观的有效性,但保护效果也有所下降。从一个方面看,有不少国家,都使用现在疫苗的中和抗体来中和“德尔塔”变异毒株,国外也有一些报道,中和效果是有所下降的,有的报道是3倍下降,有的是4倍下降,或者更多一些。保护性指标,会有百分之几到10%的下降。比如说像mRNA病毒,它的保护效力似乎从原来的百分之九十几,下降到了百分之八十几。我们国家的这两种灭活疫苗,都做了中和抗体的中和效力比对,也发现中和的效力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是有保护的。比如在这次广东的疫情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但凡打过疫苗的感染者,都没有发生重症,换句话说,发生重症的这些感染者,都没打过疫苗,所以我们的疫苗对预防重症是非常有效的。

  应对德尔塔变异毒株,我们如何“道高一尺”?

  冯子健建议:更严格的措施执行。一方面在疫苗还没有建立起非常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这样一个阶段,我们仍然要坚守现行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防控措施,这些措施要被更严格执行的。加快疫苗接种。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就是我们要加快疫苗的接种,快速地推动疫苗更广泛的覆盖,这样也会起到压制这个病毒传播的作用,也会有效地遏制这个病毒变异的发生。

  今日最新通报

  ↓↓↓

  国家卫健委:新增确诊24例,均为境外输入

  6月2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6例,广东6例,四川5例,云南2例,北京1例,天津1例,浙江1例,湖南1例,甘肃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7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0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8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63例(境外输入443例)。

  浙江新增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6月24日0-24时,新增确诊病例1例(为之前日本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例(其中印度尼西亚输入1例,喀麦隆输入1例),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24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84例(境外输入病例165例)。

14秒就感染!变异病毒怎么防? 中疾控回应→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新闻1+1》、健康浙江、国家卫健委网站

来源: 杭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