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为何屡屡“翻车”

光明网 显示图片

历史剧为何屡屡“翻车”

  《大宋宫词》剧照

  □本报记者张晓涵

  近日,由李少红、曾念平导演,刘涛、周渝民、梁冠华主演的《大宋宫词》上线,但是可惜这部号称“复原宋代美学”的历史剧却没有逃脱被吐槽的命运,上线几天,豆瓣评分直降到3.8分,是近期评分很低的一部电视剧了。

  而看看之前播出的几部历史剧,从汤唯、朱亚文的《大明风华》,到王凯、江疏影的《清平乐》,再到张鲁一主演的《大秦赋》,以及目前正在播出的《大宋宫词》,几乎都是争议不断,即使有了名导演和名演员,也不能挽回颓势,历史剧为何屡屡“翻车”呢?

  近年来历史剧评分普遍不高

  历史剧是根据题材内容划分的戏剧种类之一,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剧目。但是很多历史剧因为存在夸张的文艺改编,所以之前被称为“历史戏说剧”,比如《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如懿传》等。而像《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比较讲究史实的则被称为“历史正剧”。不过,近年来,因为商业原因,已经很少有人提及“历史正剧”这个说法了,所以也出现了很多像《大明风华》《清平乐》《大秦赋》《大宋宫词》以历史人物为创作基础的电视剧。

  不过,记者发现,这些电视剧的评分都不怎么高。在豆瓣上,《大明风华》6.2分、《清平乐》6.5分、《大秦赋》5.6分,《大宋宫词》没有播完就已经降到了3.8分,这在近几年是比较少见的。

  名导演名演员不能挽救吐槽的命运

  电视剧《大宋宫词》是著名导演李少红的作品,剧名也是延续了她之前的爆款《大明宫词》。可惜,当时《大明宫词》的万人空巷变成了现在的槽点连连,李少红也被观众的口水淹没。从剧名上来说,《大明宫词》讲的是唐朝的故事,大明宫是唐朝的宫殿,这样一想非常顺理成章。而《大宋宫词》讲的是大宋的故事,可宋朝的宫室一般叫做殿,所以这样只能让人感觉是“蹭热度”,而且是20年前的热度。

  除了李少红之外,《大宋宫词》还集结了周渝民和刘涛这两个明星,且不说他们俩平时的演技,就单单说在这部电视剧中,两人就非常缺乏“CP感”,让人看着常常出戏。而且都是中年人了,却要饰演十几二十岁的少男少女,也是让人有不适感。这与之前章子怡在《上阳赋》中被吐槽的原因非常类似。

  除了《大宋宫词》,其实我们看看“翻车”的剧中,几乎都不乏“戏骨”,无论是王凯、江疏影,还是朱亚文、汤唯、张鲁一,其实都是演技过硬,曾经得到观众认可的演员,但是在上述剧中,却都遭到了观众的吐槽,所以看历史剧的观众,并非是一味地“追星”,而是更注重演员与剧情的协调一致。

  服化道的精美不能掩饰情节的尴尬

  其实,上述历史剧单从制作上来说,都是非常精美的,《清平乐》《大宋宫词》都完美还原了宋朝的宫室、服装、场景,甚至是当时的插花、茶道等。尤其是《大宋宫词》中对于古画《韩熙载夜宴图》的还原,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男女隔帘聊天、击鼓等等场景,整个镜头一气呵成,让人看到大宋达官贵人家的奢华和风雅之气,颇有雅致。

  但是,这些精美不能掩饰剧情的尴尬和内容的空洞,《大宋宫词》和《清平乐》都改编自网络小说,这本身就与真实的历史有着一定的距离了。从剧情来看,《大宋宫词》的硬伤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一开头就连简单的历史性常识都犯了错误,剧中说宋太宗赵光义的名字是在登基后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而改,让观众大跌眼镜。而接下来的剧情也是“满纸荒唐言”,第一集中韩王赵恒遭遇地震坠崖,皇宫还被震塌了,把皇帝赵光义压在下面,然后赵恒和刘娥热吻,赵恒原配地震中产子,小王子被刺杀等剧情纷至沓来。小王子被刺杀后,赵恒不但对原配没有丝毫怜惜之情,还一直让皇帝放过刘娥,和原配心生嫌隙。这个逻辑也很牵强。

  其次,《大宋宫词》的台词是相当随意的,比如“父皇自幼喜欢三弟”这样有语病的台词就公然出现,而且,很多人也通过《清平乐》知道,宋朝皇帝的子女称呼其为“爹爹”,那么这里出现的“父皇”就很失真了。并且,剧中的宰相李沆更是把虚与委蛇(yi)念成了虚与委蛇(she),也让人大呼台词的“草率”。

  而这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大宋宫词》中有,《大秦赋》中虚构人物,《清平乐》中公主与太监相恋,《大明风华》中孙若微和胡善祥成了姊妹……都是观众不满意的地方。

  在观众日益成熟的今天,不是简单的流量、明星、名导演、大制作就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扎实做好剧本、演好戏,才是电视剧的唯一出路。


来源: 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