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积极推动疫情防控下项目建设

光明网 显示图片

  2月17日,企业方到山东东营考察并迅速敲定投资意向;20日,一天时间完成东营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24日,深夜派专车去聊城接回工人;25日,首批口罩等医疗产品下线……舒朗医疗物资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近1亿元,从洽谈到落地投产仅耗时9天,跑出了东营“双招双引”项目落地投产“加速度”。

  项目日产医用防护口罩40万只、日产医用无菌防护服1万件,预估年产值6亿元,带动500名员工就业,随着2月25日该项目首批产品下线,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医疗物资保障。以项目为导向,以项目论英雄。在当前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特殊时期,山东省东营市各级各部门抓紧抓牢项目这条发展“生命线”,创新机制实施项目建设攻坚,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为统筹推进全市复工复产项目建设,东营市在市级层面成立“三个指挥部”: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企业复工和工业运行指挥部、外经外贸和双招双引指挥部。针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年度、月度工作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截至3月1日,8个省重大建设项目已开复工8个,14个2020年第一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已开复工13个,10个“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已开复工8个,151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复工99个。

  优化审批流程,下沉一线指导服务。东营市坚持企业为尊服务理念,立足部门职责,搭建审批绿色通道,以政务服务全程提速,保障项目开工建设。构建“线下帮办+网上审批”服务模式,主动与建设单位对接,指导项目单位准备申报材料和项目审批系统申报,积极推行“不见面审批”,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创新“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审批方式,对项目立项中需要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意见、规划意见和用地预审意见等9项材料实施容缺受理;对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法人授权委托书等3项材料实施告知承诺制,“你承诺我审批”,用诚信激活项目建设加速度。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对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主场馆安全改造项目、王庄灌区抗旱调蓄水源工程、山东省四河故道生态恢复试验项目一期工程等一批市重点建设项目实现即来即办,即办即结,可研审批由5个工作日压减为当日办结。从市县两级抽调1000余名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的机关干部,组成200支企业复工服务队,下沉一线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登门服务,随时了解企业需求,“一企一策”研究帮扶措施。市政府公布了24小时热线电话6312345,及时受理解决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在复工达产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包含1487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内的45个董事长微信群,打通中间环节直接对话,第一时间掌握企业需求,第一时间推送惠企政策,第一时间研究解决问题,确保对接企业精准到位。

  精准施策,破解企业建设难题。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部署,东营对全市所有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职工来源、开工时间安排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夯实基础。先后出台了《东营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导意见》《关于规范企业春节后复工的指导意见》,引导企业切实做好开工前的疫情防控准备,规范企业复工条件和流程。同时,深入研究疫情对企业复工带来的影响,及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意见》,从加大金融支持、加大稳岗力度、减轻税费负担、优化提升服务四个方面,出台15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解决复工达产面临突出问题的通知》,专门拿出人力、财力重点解决基层服务力量不足、外来员工隔离场所缺乏、工作场所消杀力量不足、员工分散就餐困难、返岗员工交通不便等突出问题,努力降低疫情防控对企业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出台了《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市外务工人员来东营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在落实省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对“四上企业”、市级重大项目、市级重点工程复工,每新吸纳1人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东营企业招聘职工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一次引进5人及以上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补贴,一次引进20人及以上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补贴;对市外员工使用专车、包车方式来东营的,所产生的包车(5人及以上)费用给予全额补助;对自行通过铁路列车、客运等方式来东营的就业人员,车票费用全额补贴,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的用工难题。密切关注国家部委政策动态,通过东营市惠企政策服务平台集中收集整理各种惠企政策,方便企业查阅。

  保证要素供给,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对影响企业建设的痛点难点问题,坚持有求必应,高效解决。针对企业疫情防控物资缺乏问题,各级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多方筹措,累计增加127万余只口罩、110余吨消毒液、10余吨酒精、6800套防护服储备,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发放。针对企业市外员工返岗隔离场所不足问题,全面摸排学校、宾馆等各类可提供隔离场所的单位和有需求的企业,由县区主导签订三方协议,费用由市、县各补贴20%。针对部分企业员工分散就餐困难问题,由县区确定盒饭外卖服务单位并统一安排,所需费用由市、县各补贴1元/份。针对部分企业消杀力量不足问题,由县区提供专业消杀服务定点单位,企业自行聘用,所需服务费用市、县各补贴20%。针对企业招工难问题,开通“东营智慧人社APP”等网上信息渠道,并对“四上企业”实行“一企一专员”,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引才难题,现已对接用工需求企业84家、用工岗位387个、需求2500余人。针对企业运输车辆进出卡口效率低下问题,组建了全市物资运输车辆指挥调度中心,实行24小时在岗值守,随时申报、随时放行。针对企业员工通勤需求,组织全市公交、客运企业储备公交车1406台、客车605台,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日均运行通勤车148辆、执行班次450个,运送企业员工7600余人次。

  此外,东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助推经济高质高量发展。他们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对项目建设的推动作用,积极吸引外来投资者到东营布局建设项目,持续跟进签约项目。选优配强工作力量,提升专业招引能力,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统筹联动,聚焦产业链招商,紧盯国家“万人计划”和省级“泰山”“齐鲁”系列人才工程,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双招双引”铁军。创新招商方式,主动对接专业招商机构及各地商会,先后对接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上海通和企业咨询公司等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建立定期交流互动机制,专业化筛选国际国内招商企业并帮助对接洽谈联系。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