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3日,推动消费持续扩大专题研讨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卫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促进消费是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的关键所在,关系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在此背景下,举办这次研讨会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重要意义。
消费经济学会会长卓志教授做题为“做好金融对消费发展的支持和服务”的发言。他提出,消费以及消费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持续探讨研究的重大课题,包括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以及数字金融在内的五个金融支持或服务消费的维度。然而,消费经济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一是全球经济不稳定性高、市场波动大;二是收入及分配限制群体消费能力;三是人口老龄化差距以及收入差距;四是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
湖南师范大学的唐未兵教授做题为“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初探”的发言。他针对投资消费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提出了三个问题:投资促进消费的问题、消费促进投资的问题,以及构建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的问题。对此,他提出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扩大有效消费需求,协同发力;二要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创造好的营商环境,同时提升营商个人素质;三要发挥超大规律市场和强大生产力优势,着重于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教授做题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的发言。他提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具有系统性、基础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要增强一致性,二是非经济型政策也要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的范畴。由此产生的效益有六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提高政策效率,二是有助于解决可能的协调失灵问题,三是有助于更好统筹短期稳定、长期增长和宏观经济结构优化三大类目标,四是有助于推动经济主体形成一致预期,五是有助于规避个体行为加重以及政策叠加导致的合成谬误,六是有助于防范国外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主任陈新年研究员做题为“优化供给质量、释放消费潜力——以旅游消费为例”的发言。居民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基本前提,但由于供给侧社会保障不够,以及旅游方面文旅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增加了居民的储蓄意愿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当前消费不足。同时,从居民消费升级的一般规律来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升级。对于增加优质旅游商品供给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品牌消费;二是培育文化产业,引领文化消费;三是运用数字赋能,创新销售方式;四是加强市场监管,理顺市场秩序。
中国人民大学的方福前教授做题为“振兴消费需要综合整治”的发言。中国居民消费持续低迷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一举措无法解决,需要供给与需求双向推进、改革与政策协同推进、促进全体居民消费与提升重点群体消费并举、短期振兴消费与长期促进消费相结合。数据显示,农民是我国低收入群体中最大的群体,振兴中国居民消费的重点是要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通过增加就业机会和生产经营的机会,促进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增长。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研究员做题为“数字化助力服务消费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的发言。我国消费仍有较大潜力,服务消费是扩内需的潜力所在。中国已经跨越了耐用消费品拉动的时代,服务消费者的年龄与性别结构均有所改变。数字化能够降低服务消费中的信息不对称、扩大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消费体验、使服务消费符号化。要高度重视服务消费,鼓励服务业数字化,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大力推动中小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深度融合。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做题为“应对‘两个温差’调整新周期消费政策”的发言。“两个温差”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宏观经济形势气温“温和”,但许多企业感到“偏寒”;二是全国消费气温“回暖”,特别是服务消费,但老百姓仍感到消费“偏冷”。因此,对于2024年消费政策的建议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消费基础性政策不变,认真总结和宣传消费亮点;第二,继续加强政策协调,延长假日消费,变传统投资为“效益投资”。第三,恢复消费政策“常态化”,尽快补齐入境旅游短板;第四,提高消费经济学话语力。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毛中根教授做题为“发展数字消费的着力点”的发言。从消费主体的特征来看:消费主体的主导性凸显、不同消费群体特征明显、消费主体选择的不确定性增加。同时,从消费客体的特征来看:消费客体品种更加丰富;消费客体品质提高、价格下降。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建议:一要消除城乡消费差距过大;二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培育供需匹配创新动力;四要推进数字消费治理升级,包括加强数字平台的反垄断监管和加强消费者个人的数据保护。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恩碧教授做题为“以推动旅游消费持续扩大的若干思考”的发言。推动旅游消费持续扩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更好发挥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一要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重构旅游发展新理念,持续增加优质旅游供给,拓展旅游消费新空间;二要深入实施“旅游+”“文化+”战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注重数字技术赋能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三要着力推进外地旅客过夜游,大力促进本地旅客休闲游,着力推进旅游软硬环境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许光建教授做题为“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发言。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了基本一致的关系,但是,消费率还处于偏低水平。因此,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空间仍很大,持续扩大消费的重点在农村。从需求侧来看,一是要优化消费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要扶持农村市场主体;三是通过乡村振兴促进农村消费潜力释放。积极实施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财政对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新型消费基础设施的投资。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的莫远明研究员做题为“区域协调发展视野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创新突破思路”的发言。从区域协调发展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联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圈层设计、重庆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竞争与协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圈层设计,分为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以及泛成渝层。为此,一要破解体制和机制障碍,促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二要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推动产业和区域协同创新,优化差异化发展路径。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与新消费研究院的姚星垣研究员做题为“以博物馆为支点撬动新型文旅消费的对策建议”的发言。以博物馆为支点撬动新消费正在迎来新机遇,一是文旅消费复苏,二是政策大力支持,三是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博物馆消费仍存在网红突击、缺乏协同、差异显著、功能不全以及研究缺失等挑战。博物馆需求在疏离、审美、教育、娱乐等方面存在需求的供给,正好对应了消费金字塔的内容。因此,未来可以从博物馆学、经济学、心理学、艺术学多方面来撬动新型文旅消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张雅俊博士做题为“形成投资和消费互促共进的新局面”的发言。当前国内总需求不足,稳定的内生动力不足。扩大内需必须坚持消费和投资共同发力,经济增长是由消费拉动还是投资拉动并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是要形成消费和投资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新局面。消费扩容提质是带动有效投资的重要力量。未来要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新局面,一是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二是统筹短期与长期调控机制,三是强化对消费环境的投资,四是保持有效投资规模适度增长,五是促进农村消费和农村投资。
研讨会闭幕式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赵家章教授主持,消费经济学会副会长胡若痴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
本次专题研讨会从多层次、多维度、多主题进行了高质量的研讨,为有效推动消费持续扩大献计献策。既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新线城市,也关注农村家庭消费,与会专家对于持续扩大消费的现实背景、堵点痛点、机制路径提出了多视角多维度的分析,深入交流,开展激烈的思想碰撞,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从而为增强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市场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