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过门笺:一剪一刻中传承门楣上的“中国年味”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1月18日电(郑丽娜 于永达)日照市莒县夏庄镇大庄子村来逢强是过门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临近春节,他忙碌着,用刻刀描绘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对新生活的展望。

  来逢强在制作过门笺。

  过门笺是一种用红、绿、黄、粉红、紫、蓝等彩纸刻制而成,在春节期间和春联一同张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艺术,在莒县及其周边地区极为盛行,是当地春节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过门笺是莒县剪纸艺术的代表作,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氏过门笺制作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来逢强是来氏过门笺的第七代传人。在来逢强家中有各式各样的过门笺,简单的上面会有一些吉祥的话语,比如“五谷丰登”、“紫气东来”等,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比较复杂的款式还会有生肖图案,笺子的下部会呈现多种多样的穗状。

  来逢强在制作过门笺。

  过门笺所用的制作工具。

  来逢强在制作过门笺。

  来逢强在张贴过门笺。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