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草编:双手编织美丽生活

  冬日暖阳下,三三两两的大名人或坐在院子里,或聚在房屋中,麦秆在她们指间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一条草辫从手掌中垂下,她们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生活中的油盐酱醋,用学到的草编技艺规划理想中的美丽人生。12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大型现场直播节目《直播中国》,带大家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技艺传承人王群英工作室,了解大名草编的非遗之路。

  袖珍草帽、时尚背包、流行服饰……即使亲眼看见,但如果不亲手触摸,也无法相信这些都是用草辫通过叠加、缝制、染色等不同的手法制成的草编作品。

  草编技艺算是人类最古老的技艺之一,在我国民间十分普及。目前可见的国内最早的草编制品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在繁华的街景中,随处可见头戴草帽的正在劳作的人,由此可知,北宋时期,草编产品已经深入寻常百姓家。

  草编传统手工技艺在大名流传久远,据说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但有历史记录的,还是在清朝雍正年间,是从山东的掖县传入大名县西付集乡朱家村,之后又向东辐射到卫河以东地区,范围遍布整个大名县境。在清代中期,大名有这样一个习俗:女孩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天,要从娘家带给男方几顶自己编的草帽,叫“回春帽”。到清朝末期,大名县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草编。

  大名草编,又名“花元草”“草龙”,是大名县特有的民间工艺,多利用麦秆为原料,经过选、拨、折、抽、挑、泡、编等程序,制作草编用品。草编的编织方法因原料、品种和设计要求而有所差异,常见的有编辫、平编、绞编、立编等十多种。

  2008年,大名草编手工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又入选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名草编项目传承人,王群英经历了大名草编的兴衰荣辱,但任何变化都影响不了她对草编技艺的热爱和守护。近年来,她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绘画、剪纸、等技艺与传统草编技艺结合,深入发掘历史文化,创作了戏剧脸谱、屏风、成语故事、十二生肖等十多个系列作品。

  ▲王群英参加2019年6月深圳文博会

  在创作草编作品的同时,王群英一直致力于草编技艺的传承。她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条线,将最基础的草编技艺免费传授给亲朋、学生和群众。许多家庭妇女在她的带动、影响下,仅靠“掐辫子”(当地人对编草辫的称呼)卖的零花钱就可满足平时的基本生活所需。

  草编已成为大名的又一特色名片。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使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要进一步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如今,在大名县的持续支持下,在王群英等草编艺人的坚持、努力和创新下,大名草编技艺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喜爱、掌握,《意见》所提的目标完成也指日可待。

来源:1012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