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探索研究

  先进典型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是生动鲜活的教材。先进典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都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完善先进模范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要构建大师资体系,各行业先进模范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形成英雄人物等先进群体经常性进高校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机制。”

  在新时代,我们要用好先进典型资源,增强先进典型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感染力、抓住大学生“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探索先进典型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机制,激励广大大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凝聚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磅礴力量。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认知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构建先进典型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机制,有利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后继有人。

  首先,由各地宣传系统、教育系统、工会系统等单位组成先进典型进高校组织领导小组,负责先进典型进高校资源库系统建设,对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分类,从而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院等群体需求进行匹配。其次,要做好先进典型事迹的挖掘、先进典型人物精神的研究、先进典型人物服务队建设、以及先进典型人物进学校的对接、策划、宣传、保障等工作。最后,要建立先进典型进高校有效评估机制。通过建立精准、完善的反馈评估来检验先进典型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充分利用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工队伍等建立多元评价主体,丰富动态评估体系。注重学生主体价值,从政治素养、专业素质、个人德行三方面入手进行精准评估,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相结合,实现全方位、动态式的精准评估。同时,及时跟进先进典型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展,以便进一步查漏补缺,对工作的不足之处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先进典型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不断增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针对性、提高有效性,使堂教学与现实紧密结合,实现入脑入心。

  首先,课堂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第一课堂”,要充分发挥好高校思政理论课育人主渠道、教学主引擎、思想引领主阵地重要作用。结合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课、形式与政策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等思政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将先进典型人物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其次,根据“同城就近”“双向需求”的原则,让先进典型人物现身说法,走进校园、走入课堂,让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并产生良性的互动、交流,将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品质融于到相关的课程教学中,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最后,要建立和完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形成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典型代表,红色基地讲解员、优秀志愿者经常性进高校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机制。

  高校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当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第一,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硬环境”和“软环境”,结合重大节日庆典,将百年奋斗历程中先进典型代表人物元素融入宣传橱窗、楼阁、走廊、教室、公寓、运动场等场所,并精心组织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演讲、征文、视频大赛等充分挖掘先进人物事迹,充分发挥典型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第二,高校要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将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和精神融入学校官网、官微、易班、微博、抖音等官方账号,并增设百年奋斗历程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视频等相关主题模块,精心组织编排相关内容,激发大学生深层情感认知和情感认同。第三,高校充分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返家乡社会实践、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学习先进典型,寻访先进人物,走进先进人物,并与劳动教育、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对先进典型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带动高校师生争先创优的热潮。

  项目基金:2022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陕西先进典型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A112);2022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年度项目:“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教育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22ND0161)。

  作者:(刘洋,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