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50天,他给陌生人送出78张照片

  “你们相信光吗?

  刚刚看到你们在阳光下特别好看,

  拍了张照片送给你们。”

  东湖高新区鸡公山公园里

  脖子上挂着摄像机的小伙子

  走到一对情侣面前问道

  面对上前搭话的陌生人

  女孩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待看清对方手中的照片时

  激动得捂住了嘴巴

  情侣俩接过照片后连声道谢

  送照片的男子没有继续寒暄

  说着“不客气”迅速“撤退”

  给陌生人送照片的小伙子

  名叫徐时一

  是一名摄影爱好者

  从9月底开始

  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

  到三镇各处为陌生人拍照

  并将照片打印出来送给对方

  在近50天里送出78张照片

  徐时一街拍的市民照片。(已征得市民同意公开发布)

  11月8日13时

  长江日报记者跟随徐时一

  来到鸡公山公园

  一下午拍了近5个小时

  他记录下一幅幅温暖有爱的画面

  用轮椅推着老伴赏花的奶奶

  带着宠物狗晒太阳的一对闺蜜

  笑着大声呼叫妈妈的男童

  正低头闻花的女孩

  徐时一街拍的市民照片。

  游客小慧是一名会计

  她没想到自己弯腰闻花的瞬间

  会被抓拍下来

  还打印成了照片

  “最开始不知道他走过来是想干什么,

  态度不太好,

  看到照片太惊喜了,

  都没来得及感谢他。”

  徐时一街拍的市民照片。

  记者观察发现

  每次徐时一将照片

  送到拍摄对象手中时

  对方的第一反应

  都是退后或面露防备

  但在看到照片的瞬间又露出笑容

  打破尴尬的局面

  徐时一正在观察游客。见习记者樊友寒 摄

  “我一直都是给了照片就走,

  不想给别人造成压力,

  毕竟我才是‘打扰者’嘛。”

  徐时一说,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

  见到能让自己心情变好的画面

  就想记录下来,将瞬间变成永恒

  同时,他又心存顾虑

  觉得闷不吭声地拍照很不礼貌

  提前说又会错过想捕捉的瞬间

  于是他想到了将抓拍的照片

  送给拍摄对象这一办法

  并在送出后迅速离开

  “虽然不能完全避免,

  但尽量将打扰降到最低。”

  在外拍摄时的徐时一。见习记者樊友寒 摄

  对方的感谢与笑容

  给了徐时一莫大的成就感和信心

  “他们收到照片那一刻的惊喜

  是我坚持做这件事的动力,

  我会继续拍下去”。

  摄影爱好者街拍时,如何避免侵犯市民肖像权?

  湖北典恒律师事务所陈亮律师提醒,拍摄者拍摄照片如果涉及他人肖像,应征得被拍摄者的知情同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不得公开,或者在公开前对肖像进行模糊处理。

  见习记者樊友寒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