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白露: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

白露: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作者:侯楠楠

  中秋之前白露到。关于“白露”节气名字的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解释:“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三候均与飞鸟相关:“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白露时气温开始明显降低,谷物成熟,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鸟儿开始贮存粮食以备过冬。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鸿雁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意象之一。对农人来说,鸿雁是判断农时和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七十二物候中,有四个物候与鸿雁的迁徙相关。这是因为鸿雁有着固定的迁徙习惯和迁徙路线,因此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气候观测方式。除此之外,鸿雁还与游子、书信等意象有关,加之白露一般位于中秋节之前,更易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

(点击图片观看动态海报)

《敦煌二十四节气》原画出自《不可思议的敦煌·与万物共生长》创作展——最佳创作团队奖「豆荚创意」小朋友们的集体创作。动画制作:满晨

  与鸿雁不同,燕子迁徙时既不会排成特定的队形,也没有统一的路线。燕子每年横跨南北的大迁徙,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南方和北方,而是以赤道为分界点的南半球和北半球。燕子的飞行能力非常强,北半球的燕子甚至可以飞到澳大利亚和南非。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其中,百花上的露水,可“令人好颜色”,是天然的护肤品。《红楼梦》中薛宝钗常服的“冷香丸”,就是用四个季节的四种花蕊,加上“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调制而成。可见白露之露水在古代被认为是凝结秋之精华的养生佳品。

  白露时节,有的地方要喝白露茶。白露茶不似春茶那样人气高,却也自有其滋味。红楼梦中出现过几次的枫露茶,也与深秋时节有关。据清代顾仲《养小录·诸花露》记载:“仿烧酒锡甑、木桶减小样,制一具,蒸诸香露。凡诸花及诸叶香者,俱可蒸露,入汤代茶,种种益人,入酒增味,调汁制饵,无所不宜……”根据这份“说明书”,取香枫之嫩叶,入甑蒸之,滴取其露,再将枫露点入茶汤中,即为“枫露茶”。

  江南地区还有白露酿米酒的习俗,谓之白露酒。白露酒用糯米、高梁等五谷酿制,入坛密封后,藏于窖中,也将这时节一起留住,酿成时间的醇酒。

  白露时节正值仲秋,“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冷”。由于此时秋暑势已穷,寒气渐起。民间有“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的谚语,意思是处暑时期天气还热,一天要用一盆水洗澡,但到了白露,夏秋的分界就十分明显了,应注意防寒。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白露节气的指导价值也都藏在民谚里。“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沙滩”,小麦的播种时间要因地制宜,一般在北方,高山北坡地温度较低,应在白露时播种;平原在秋分播种比较适宜;沙滩地温度高,应推迟到寒露再播种。“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水,晚稻则有好收成。此外,还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意思是白露时天气晴好,光照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养分积累,便会高产。

  白露是最有诗意的节气之一。《诗经》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衬托出“在水一方”的意境;李白写“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以月之玲珑,静诉无尽的等待;杜甫说“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以清新笔触感叹秋之美。今年白露后三天,中秋将至。作为中秋节的气氛组,白露为团圆更添柔光滤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望月思乡,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情结。丰收的喜悦与远方的家,共融在这一轮圆月的清辉里。

光明网×敦煌画院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