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年前,湖北古人类就吃上了自己种的水稻

  “切实感受到荆楚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8月26日夜,“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长江千里行”探访团来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郧县人”展馆,品读荆楚文化所展现的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

  两个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距不到300米

  汉江中上游堪称人类进化的廊道

  走进郧县人展馆,探访团成员首先看到的是《湖北旧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告诉探访团,湖北是我国发现古人类化石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且时代跨度长,表明湖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区域。

  方勤介绍,地处长江支流清江流域的建始巨猿洞,发现的距今约200万年恩施建始人的牙齿化石和同时代的哺乳动物化石,以及相关遗址及生存环境,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遗迹之一(重庆巫山人也距今约200万年),对探索人类起源具有重大价值。

  方勤指向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上游说,在十堰市的郧阳县学堂梁子,发现了距今约100万年郧县人遗址,出土了两具完整的距今100万年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并获取了与郧县人化石同地层的数量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和手镐、手斧等石器工具,以及相关生存环境的信息。

  湖北省博物馆展陈的“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记者邱焰 摄

  “在同一地层,距离不到300米处,同时发现两个100万年前古人类化石,在考古史上十分罕见。”方勤介绍,郧县人所处时期,是距今100万年直立人进化的关键期,它的发现深化了对距今100万年左右直立人进化的研究,在世界人类起源研究上极为少见,特别是对人类起源“多地区进化论”提供了重要证据,具有世界意义。

  方勤进一步介绍,与郧县人同处汉江上游的还有约75万年前的郧县梅铺猿人、约60万年前的郧西白龙洞猿人、约10万年前的郧西黄龙洞猿人等化石,以及同时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生存环境信息,对人类演进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郧县人为中心的汉江中上游,是中国人类演化研究的重要区域,堪称人类进化廊道,有力地支持了人类多源起源的观点,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发展史。”方勤说。

  长阳桅杆坪遗址见证了

  距今约1.5万年至1万年长江稻作文明的起源

  据了解,建始人属于早期直立人,郧县人属于晚期直立人,直立人之后是智人,智人生活在约20万年前至今。

  方勤介绍,湖北是远古人类繁衍和活动的重要地区,考古发现的人类化石和遗迹表明,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几乎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直立人外,湖北更有多处智人遗存。

  1956年和1957年,在湖北长阳县下钟家湾的龙洞内发现了人类上颌骨和一枚臼齿化石。方勤说,从上颌骨化石标本上可见,长阳人比北京人要进步,属于早期智人类型,距今约20-10万年。他们已接近现代人,能制作式样不同石器。

  1997年,汉南区干部毛凑元在武汉汉南区纱帽山附近的长江江滩采集到一件头骨化石,是一个25-35岁的女性个体。方勤说,汉南区原为汉阳县,所以定名为“汉阳人” 。“汉阳人”属于晚期智人,距今约2万年。他们除了工具原始外,已和现代人相似,仅保留了很少的原始性状。

  湖北省博物馆展陈的“汉阳人头盖骨化石”。记者邱焰 摄

  有探访团成员问道,随着湖北古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从遗存上来看,他们的生活水平是不是越来越好?

  方勤回答说,是的,湖北多处古人类遗存显示了他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地处长江干流附近的距今约2万年荆州鸡公山遗址,见证了人类从洞穴走到平原生活,他们生活条件就好了很多。鸡公山遗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平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居住遗址,它的发现和研究,将人类对江汉平原地区的开发历史提早了4—5万年,是中国考古学界对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平原地带居住、生活等方面研究和探索的里程碑。

  在有两粒稻谷化石的图片前,方勤继续解答:距今约1万年湖北长阳桅杆坪遗址,地处长江支流清江流域,与江西仙人洞遗址、湖南玉蟾岩遗址一起,见证了距今约1.5万年至1万年长江稻作文明的起源,当时的人们已经吃上了自己种的水稻。

  城背溪文化等是长江中游从文明起步

  到五千年达到高峰的重要见证

  探访团在方勤的带领下,仿佛跟随湖北古人类的足迹,先后来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城背溪”和7000年左右的“大溪”。

  方勤介绍,湖北宜都城背溪文化,距今大约7800年—6900年,是目前湖北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经济生活为稻作、渔猎混合型。

  在大溪文化展区,一个十分漂亮的陶器吸引了探访团成员的目光。

  方勤特地讲解道,大溪文化距今约6900年—5100年,主要遗址有宜都红花套、枝江关庙山等。大溪文化遗存主要以红陶为主。这个陶器叫红陶器座,很有代表性,其口有漩纹,蒙着皮子,是古人当作鼓来用的,表明了当时长江文明的高度,可以说是我国礼乐文化的先声。而大溪文化许多陶器底部有刻画符号,可能是文字的发端,也表明了其文明程度相当高。

  湖北省博物馆《楚国八百年》展览展陈的文物。记者邱焰 摄

  “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以及屈家岭文化见证了长江中游文明的进程,峡江地区城背溪文化的彩陶、大溪的太阳人石刻、将我国高温黑釉技术提前1000年的京山屈家岭高温黑釉陶器等代表性遗存,以及石家河谭家岭等古城的严整布局,是长江中游从文明起步到五千年达到高峰的辉煌文明的重要见证,也表明了湖北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之一。”方勤说。

  参观完“郧县人”展馆,探访团特邀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硕感慨:“湖北省博物馆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每次都有强烈的文化自信、自豪感,切实感受到荆楚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一个多月的‘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长江千里行’探访活动,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解到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具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一脉相承、不曾断裂的历史,也进一步认识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与重要影响,进一步认识湖北在长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重要影响。”张硕说,湖北可以通过叫响“人类老家”“中华人文始祖”圣地,打造“汉水文明之心”等推动湖北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李建华 通讯员张玉姗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