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 魔幻与现实之间的变奏

  暑期档影片《外太空的莫扎特》的故事如它的片名一样新颖、抽象、魔幻。尽管这部电影涉及科幻元素,但其主题仍然是接近观众日常生活的。它探讨了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如何培养孩子,如何面对代际冲突的焦虑,何为父母之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影片的小主人公是一个13岁的男孩,努力追求着成为天文学家的梦想,而他的父亲却处心积虑想让他成为一名钢琴家。与此同时,来自阿尔法18星球的使者出现了。这个可爱的毛绒玩偶被小主人公叫作“莫扎特”,它来到地球就是为了纠正这个“未来伟大的天文学家”即将被迫改写的人生道路,进而完成拯救两颗行星的使命。片中,在“莫扎特”体内,来自外星人的能量能够为小主人公提供解决家庭内部矛盾和外来势力威胁的一切帮助。“莫扎特”具有无所不能的魔法,象征着超越人类认知的未来世界。可贵的是,影片在营造出光怪陆离的魔法世界时,不忘进行现实时空的切换。最终,“超能力”还是来自家庭内部,当父亲和孩子同时在挫折面前成长时,他们内心最强大和最理智的爱都被唤醒,父亲意识到自己正在重蹈自己被父亲安排人生的覆辙,孩子也感受到了如山一样沉重但坚实的父爱。

  “人生该不该被设计,该由谁来设计”,这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主题。父亲通过强迫来预设孩子的人生,是大多数中国父母正在做的“正经事”。他们痴迷于比赛、证书和成果展示,却忽视孩子的自我意愿和真正喜好。这部电影有一个意味深长的长镜头:公寓楼里不同房间内部,不同家庭的孩子正在练习各种才艺。然后,镜头聚焦到小主人公身上,他坐在钢琴前,呼吸着不自由的空气……家长们对孩子施加不适当的压力和过高的期望,看起来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氛围。片中的父亲对儿子学习钢琴的固执源于自己受挫的音乐生涯。人们经常认为孩子是自我的镜子,许多父母迫切希望“我这个美丽的孩子,将我一切未实现的愿望实现”。事实上,家长们都在潜意识里试图将他们未能实现的梦想强加给下一代。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外星人也在努力成就孩子成为天文学家的梦想,让他的人生向着既定轨道运行。外星人的干预其实也是一种设计,也带有某种宿命,那就是——这个小主人公必须成为一位天文学家,从而拯救世界。这样的行为也是一种设计,当然,这更符合小主人公自己的意愿。但无疑,它仍然预先决定了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这个角度上说,影片并没有去全面否定“人生设计”,而是在探讨“如何设计”“由谁设计”的话题。影片也试图给出答案:如果没有自我设计,生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个和“为什么活着”的母题一脉相承,从影片一开始就被抛出来了。之后,影片都在这个大命题下寻找一种新的哲学视角,来界定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有意思的是,影片将两种“设计”有机地勾连了起来,让外星人“莫扎特”和被父亲赋予了功利色彩的音乐家莫扎特发生了联系。音乐在这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看到,即使小主人公试图逃避成为钢琴家的命运,但学习音乐和学习天文的道路最终殊途同归。因为无论做什么都需要巨大的付出,无论有怎样的理想都要迈出坚实的每一步。

  这部电影找到了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交织,构成了强大的力量。这一启示也是外星人带来的——在一个未知的世界,莫扎特的音乐更能产生巨大的魔力,为生活赋能,甚至可以推动整个星球的运转。在电影中,阿尔法18星球的居民用艺术向人类灌输创意设计的能量。然后,人类利用这些被艺术点燃的闪光智慧来建造世界奇观。因此,为了掌握宇宙的奥秘,人类必须综合一切创新能量。在影片中,音乐是外星人赖以生存的能量所在,这启示人类: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艺术都是原始动力,没有艺术只有技术的世界是可怕的。《外太空的莫扎特》是一部展望未来的电影,引领人们思考人类的前景——对科学的追求是进步的工具,但艺术让我们保留人性的光辉。

  这部电影不仅将艺术视为超自然现象所体现的宏伟概念,还将艺术看作平凡生活幕后的魔力。当小主人公的父亲发誓,如果儿子进入著名钢琴比赛的最后一轮,他就再也不会强迫儿子学习音乐时,“莫扎特”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训练了小主人公的音乐技能。奇特的是,当小主人公从外太空摄入了一种特殊水果后,竟然获得了与外星人相同的感知力,这激发着他发现地球上每个物体的声音:从鸟儿的啁啾到地铁的咣当声,从树叶沙沙声到花岗岩人行道上的铿锵脚步声,它们听上去是那么真实而美妙。小主人公被赋予了特殊的审美能力。当他学会将城市中的声音转化为一种对生活的理解时,他终于创造出了真诚的音乐——那是万物和谐的声响,是发自心灵的声音,也是生命的动力。

  片中,遥不可及的外太空和代表艺术最高境界的音乐家莫扎特互为动能,父子之间的鸿沟也被爱填平。而这一切,都来自艺术的魔力。影片在魔幻和现实之间自由切换,变奏出美妙的和弦。

  作者:陈一诺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