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光明日报记者 彭景晖
“我们是青藏高原的西藏娃,来到黄浦江畔学习知识和文化。远方的亲人不要牵挂,上海也有我的家……”上海市共康中学的西藏学生常常唱起这首《上海也有我的家》。在这里,每年都有约200名来自西藏的新生入学。
孩子们在这里有“兄弟姐妹”,也有“申爸申妈”。学校通过师生结对、同学结对、社区居民结对,全面关心西藏学生的生活与成长。各族师生和热心的上海市民,用亲人般的真情,让西藏孩子在远方感受着家的温暖。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时代画卷在一背景下徐徐展开。
四川九寨沟举办第十七届国际冰瀑旅游节。新华社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2012年,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时,民族地区面临巨大挑战: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11个位于民族地区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全国120个自治县(旗)中,85个是国家级贫困县;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都在民族地区。
各族干部群众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中,团结互助,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出行爬坡上坎,一里挂九梯”,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干部群众团结奋战,拿出百折不挠的决心——
易地搬迁,近2万名村民搬出大山;投资5.6亿元,各村屯电网改造升级,家家户户用上电;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3570.9元增加到2019年的11756.7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民族地区补短板、强弱项,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精准施策,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力度,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把扶贫同扶智、扶志更好结合起来,增强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成绩斐然。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直过民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没有党的兴边富民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内蒙古包头达茂旗希拉穆仁镇的牧民额尔登毕力格自豪于自己的勤奋,更感恩于兴边富民政策实施以来干部们对他的帮助。如今,他所经营的奶制品企业,不仅产品销往全国,还在发展绿色农业的道路上,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渠道。
我国陆地边境线长2.2万多公里,其中有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生活着2300多万各族人民。2017年,国务院审议通过《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针对边境实际提出“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六大任务。
近年来,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兴边富民行动走进纵深,使边境地区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民生不断改善——
内蒙古自治区在边境地区实施了一批以路、电、水、通信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以退耕还林、还草等为重点的生态建设项目,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云南省推动政策向边境地区倾斜、项目向边境地区靠拢、资金向边境地区集聚,把兴边富民行动打造成惠民工程;
吉林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措施,不断强化边境地区发展合力,很多边境县(市)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边境地区所有乡(镇)、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公路……
兴边富民,这项旨在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和促进边民富裕的国家工程,今天仍在持续不断为边境地区的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西北民族大学校园内,辅导员与各族学生在一起交流。张鹏摄/光明图片
各族文化融通互鉴,中华文化“百花园”绚丽绽放
1989年,在国家民委的支持推动下,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民族村先后招收了30多个民族的员工。几十年时间,这些员工有的从普通演员成长为公司高管,有的学会经营管理知识后回乡创业,助力家乡旅游业发展。
2019年,他们的故事被搬上荧屏,国内首部城市民族工作题材电视剧《都是一家人》赢得观众称赞。
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和英雄传奇,一一进入文学文艺作品:1.3亿字、300卷精装本的《〈格萨尔王传〉大全》问世,神秘的英雄史诗向世界展示出瑰丽真容;《云南少数民族经典作品英译文库》出版发行,民族文化“走出去”迈出有力步伐;《枫叶红了》《冈仁波齐》等民族题材影视作品,迎来艺术创作与市场好评双丰收……党的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迸发新活力。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各民族文化如汩汩溪流,在历史长河中汇聚,融通互鉴、璀璨绽放,最终形成灿烂的中华文化。
我国的非遗清单中,少数民族非遗如同一粒粒光彩夺目的珍珠。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名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项目有15项;在23个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民族地区有11个。
成就源自精准施策。2014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明确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一系列举措得以深度推进。
如今,远销海内外的白族扎染和苗族银饰,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好帮手”;侗族大歌、黎族制陶技艺等借力网络广泛传播,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结合现代理念与传播手段,实现了主动“走出去”,也通过赋能文化旅游产业,让更多人踏足民族地区,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民委委属高校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把服务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新时代办学使命。
中央民族大学1000多名扎根基层的定向选调生,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传播者、维护者;西南民族大学在四川阿坝红原建设“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北方民族大学助力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现有专业中近一半紧密对接宁夏九大重点特色产业……
多年来,这些高校抢救整理了一大批各民族珍稀典籍,搜集传承了一大批各民族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弘扬保护了一大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添砖加瓦。
民族地区的教育、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中国农业大学通过加强“石榴工作室”品牌建设等措施,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各民族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担当意识;西安理工大学不断健全“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帮扶班”等机制,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多年来,很多高校积极探索帮扶渠道、创新共建模式,积极在民族地区办学,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民族团结的花儿最鲜艳”“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新疆柯坪县柯坪湖州小学,各民族的孩子欢聚一堂,玩在一起、学在一起,脸上的笑容灿烂而真诚。
距离校门口不远处的地面上,刻着以唐诗宋词为主要内容的“地书”,供学生们临摹。“我们希望学生从踏进校门起,就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柯坪湖州小学的教师们说。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形成了一批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好方法、好经验:
辽宁深入开展“手牵手·共成长”文体名家走进民族班活动,武术、舞蹈、京剧、剪纸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新技能的同时,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陕西组织省内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回延安”,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不断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增进“五个认同”。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成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2020年,国家民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印发文件,对基层群团组织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提出要求:“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民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媒体、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宣传内容,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活动,从此有了更加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方式:
重庆、广东等地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选树和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
山东、吉林等地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平台,用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进行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宣传教育;
广西、浙江等地将民俗活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为一体,线上、线下齐发力,举办民族文化展览、民族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文艺表演等活动,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我们社区组织开展的一系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使不同民族的居民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典型不断涌现。”青海省海晏县城西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发兰介绍,在这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的社区,党建引领创建、宣传促进创建、活动丰富创建、典型推动创建相互促进,各民族亲如一家。
“党的政策暖人心,城乡民生大改变,百姓得实惠,个个喜洋洋……”如今,居民们在很多活动中都会高声齐唱这一曲青海小调。
2012年以来,累计命名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524个,其中包括许多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复杂困难地区和基层一线的先进典型。
在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有94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入选;迄今公布的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有1133部。
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名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项目有15项,占37.5%。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8日 0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