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竟然这么“卷”?分子生物学博士安心当辅警!

  作为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还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四川省人民医院联合培养的博士后,缪元颖的职业生涯有无数种可能。科研机构、医院、第三方检测机构都曾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他却选择了看似最不可能的一种——到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当辅警。

  一位“学霸”,为何会选择当辅警?

  从缪元颖选择这份职业开始

  这是被提及最多的问题

  难道真的是因为成都太“卷”啦?

  能文也要能武?

  答案到底是什么!

  在他当辅警4年之后

  记者从他口中寻求到答案:

  这是热爱、理想、家庭

  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

  而城市对人才的礼遇和渴求

  成为答案拼图中的重要一环

  4年前的决定

  并非冲动或“低就”

  5年前,成都重磅发布了“人才新政12条”,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本科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政策,以此为起点,开启了成都新时代的人才追逐之路。此后,一系列人才新政接连推出,毫不掩饰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渴求。

  2018年4月,成都高新分局以引进专家型人才的方式,让缪元颖加入了警队,他由此开启了自己的辅警生涯。

  “对缪元颖的引入,是一拍即合的。”高新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出于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尽管还有其他选择,但缪元颖很快就答应加入高新公安。

  回想起4年前的决定,缪元颖认为并非冲动或“低就”,他有充足的理由:从小就有警察梦,所学的分子生物学专业和公安系统中的法医物证检验契合度很高,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刑事技术问题。

  城市对人才的渴求,则让他觉得心安。“政府有需求,我的专业和工作完全吻合,能一展所长。”他说。

  回过头来看,无论是高新分局对他的引进,还是他当时的选择,都是城市对待人才态度的一种映照。

  几百万分之一

  成为DNA实验室关键人物

  “不能从辅警的字面来理解我的工作,这是很片面的。”缪元颖说。

  实际上,缪元颖虽是辅警,但岗位和工作内容可不简单。他是作为专家型人才引进警队的,从事的是法医物证检验,有很强的专业性,而这正是他所擅长的领域。

  他加入的是高新区分局DNA实验室,实验室建立时间不长,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缪元颖自进入实验室以来,运用自己高超的检案能力,在多起大、要案的DNA检验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多起积案的破获

  背后都有他

  缪元颖精于各类生物检材的检验鉴定,在一批积案的破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出他高超的业务能力。

  16年前的烟头 成为破案关键

  2004年,某酒吧员工周某在休息的房间里离奇遇害。警方在现场提取到了12枚烟头,但由于当时技术还不完善成熟,当时的检验并没有结果。

  多年来,这起悬案一直笼罩在迷雾当中。当缪元颖接此案时,他对其中一枚最可疑的烟头剪成了许多份。检材是很宝贵的,如果第一次把它一次性用掉了,可能后面再有新的方法,或者觉得可以再改进,但是已经没有机会了。最终,经过多次实验,缪元颖锁定了嫌疑人,2020年8月,警方将嫌疑人抓获。

  连续一周作战 锁定14年前嫌疑人

  2006年5月,外地发生一起命案,彭某遇害。案件一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现场物证相继委托各DNA实验室进行检验,但均未取得明显进展。当地警方主动向缪元颖沟通请教,提出协助办案的请求。

  缪元颖在得到案件受理后,仔细了解案情,认真分析物证,立即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方案。通过一周的连续作战,不断调整实验流程及方式方法,终于成功从十四年前的生物检材中提取出重要物证,成功锁定嫌疑人,14年前的命案就此告破。

  在他的指导下,高新分局进一步完善了DNA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规范了DNA实验室物证的提取、检验方法。牙齿、骨骼等检材的DNA检验一直是法医物证检验中既重要又困难的一个领域,尤其是年代久远、保存环境恶劣的骨骼,非常考验检验水平。

  缪元颖对牙齿、骨骼等检材的DNA检验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在长期的检验工作中摸索出了针对不同年代、不同保存条件骨骼的DNA提取方法,并已在多起涉及牙齿、骨骼等生物检材的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跟着缪博士,成长很快,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这就是人才的带动作用。”DNA实验室民警杨地佳说。目前,实验室水平居于省内一流,一大批新人成长起来,有人还获得了公安部的通报表扬。

  “吸引超60万青年大学生落户、全市人才总量增至587.6万人。”这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对5年来成都创新推出人才新政的一句数字概括。

  缪元颖作为几百万分之一,在他的岗位上,留下的是受理案件近2000件,比中嫌疑人数百人的数据。“做自己喜欢的事,用自己所长回报社会。”他这样评价自己这些年的工作。

  感受礼遇和尊重

  发挥才能实现价值

  缪元颖出生于书香世家,爷爷缪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为四川大学培养出第一位博士。他的父母皆是高校教授。

  如此的光环之下,缪元颖对自己的工作有着精准的认识。在他看来,对于学历和岗位的关系,不能简单用学历高低来衡量。要看能否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得到应有的回报,实现人生的理想。

  “从目前来看,这几点我都基本实现了。”缪元颖说,高新分局对自己的支持非常大,为他提供了发展事业和发挥能力的平台。分局专门成立了缪元颖博士法医物证疑难检材工作室,这是高新分局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他做出的成绩也得到了充分肯定,被评为先进个人和最美辅警。“在精神上很满足,不断把最新科技成功运用到刑事案件侦破中。”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和想法。

  高新区专门为他在分局设了法医物证专业技术岗,这将为他的工作带来更多支持。缪元颖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礼遇和尊重。

  成都对人才的追逐也未停下脚步,今年5月13日,成都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7名聘任制公务员,其中,成都市公安局招聘3名,最高年薪可达50万/年(税前)。

  在缪元颖看来,这是非常好的广纳人才的方式,为人才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匹配的位置提供了途径,体现了政府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望。“欢迎大家加入成都警队,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成都

  连续13年问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既有山水之幽,也有人文之胜

  有安闲之享,也有新潮之风

  还有开明开放、创新创造的城市品格

  587.6万人才愿扎根成都

  除了宜居的公园城市之美

  也因为成都拥有无限的机会与土壤

  当前

  成都正加快建设

  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

  让更多的人能在成都

  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

  拒绝“躺平”

  记者 何良 视频 李冬

  图片 李冬

来源: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