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就业堵点”须打通

  【圆桌对话】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

  本期嘉宾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永文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

  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 姜家生

  “学习好、沟通畅、做事实、应变强”

  记者:就您观察,就业市场上比较抢手的大学生通常具备哪些特点?反之,怎样的学生在求职时容易碰壁?

  章熙春:比较抢手的学生总体表现为:专业能力优、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求职心态正、自我定位准。从我校2021届毕业生调研数据看,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通识性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个人、高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学生本人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无疑是获得较强就业能力的内在因素,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及举措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则起到关键作用。我们学校的做法是,着力培养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三力”卓越的创新、创造、创业“三创型”人才。学校把学生就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完善全面覆盖与个性定制、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生涯发展系统,构建就业服务支撑平台,努力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成为“香饽饽”。

  郁建兴:据我观察,具有较强自我规划意识、主动学习能力、积极工作态度、丰富实践经历的毕业生,一般比较受企业欢迎。而有的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心中的理想工作与自身能力错位;或是抗压能力差,经历几次求职失败,就陷入自我怀疑与消极等待中,等等。这都是要避免的误区。

  蒋永文:从“学、说、做、适”四个维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就业市场上比较抢手的大学生,一般都具备学习好、沟通畅、做事实、应变强的特点。比如,沟通畅的学生具备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做事实的学生拥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行事作风。这样的员工会认真对待工作,努力上进,并营造团结合作的积极氛围,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姜家生:脑中有想法、手里有技术,又善于不断补充新知识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是“一把好手”。而求职时屡屡碰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标不清、能力不足。比如,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要求不够,没有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事实上,要想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就要勤于实践、努力奔跑,珍惜每一次机会。

  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在查看相关求职招聘资料。曹建雄摄/光明图片

  “能干什么”比“从哪里来”更重要

  记者:您怎样看待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有哪些理念或做法有待改善?

  蒋永文: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考核主要体现在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实践经历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总体看来,大部分企业能够根据自身事业发展需求,实事求是地寻才用才。然而,也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将学校划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使不少能够胜任岗位的人才错失良机。期待企业从用工需求本身出发,科学衡量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要过分关注“从哪里来”,而应该更多关注“能干什么”。

  章熙春:综合来看,部分企业在选拔人才、寻觅未来员工方面存在的不足,可以概括为“三个不”:一是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明。一些企业的人才选拔标准不够明确、校园招聘计划不够精准,导致人才评价存在“脱实向虚”“唯学历论”“唯名校论”等倾向,容易忽视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二是企业培养人才的动力不足。大部分企业想找的是像U盘一样“即插即用”的人才,而教育是一个慢变量、精细活,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力、较大的发展潜能,但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转换,很难立即为企业带来效益。三是传统的企业宣传方式吸引力不强。一些传统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虽然渴求人才,但对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展现不足,难以得到有竞争力的年轻人青睐。

  为此,建议企业制定科学的人才招聘标准,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理念,让学习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的新入职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在“浇水培土”中静候花开。

  在安徽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线下铜陵文化企业(数字创意企业)实习对接会暨专场招聘会上,学生在与用人单位交流。过仕宁摄/光明图片

  校企合作,堵点卡点待打通

  记者:学校输送人才、企业需要人才,这个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日常是怎样对接的,对接过程中有哪些堵点、卡点?

  姜家生:为了解决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很多高校都会主动与行业企业对接。比如,2021年,我校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全国及我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签订共建协议;同时,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努力实现学生精准就业、充分就业、优质就业的目标。

  蒋永文: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相对扎实,但往往不具备足够的应用专业技能。毕业生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这恰恰给校企对接创造了可能性。近些年来,校企合作的步子越迈越大。然而,深度观察,校企合作普遍存在范围窄、层次低、内容空等问题,双方合作的动力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等有待建立健全。

  章熙春:每年招聘季,很多企业会主动走进校园召开宣讲会,学校也组织企业进校园举行招聘会、双选会等。疫情下,线上宣讲会、招聘会也始终在进行。但就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校企对接远远不够。

  一是信息不对称,影响对接效果。对企业而言,学校将招聘信息转发给学生,学生虽然收到了信息,但求职偏好已基本形成,这种偏好企业不易获知,只能通过简历投递情况来判断宣传效果。对学生而言,接触到的都是企业公开信息,往往不了解福利待遇、工作状态、职业发展空间等非公开信息。二是常态化沟通机制不健全,影响对接效率。大部分企业平时与学校缺乏沟通,只有在秋招或春招时才有针对性地接触学校,这种“候鸟式”对接比较浅表化,对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有限。

  郁建兴:现在的“云上求职”模式,使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逐渐找到了新路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了更多渠道、更大空间。学校和企业之间,也有了更为便利的沟通机制。然而,校企对接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招聘时间上,秋招春招存在错位。大量校园招聘集中在9月至11月,此时数量可观的毕业生正全力准备考研或考公务员,无暇顾及企业招聘。他们的求职需求集中在来年3月至6月。而到了那时,很多企业的招聘已经结束。二是在人才日常培养方面,对接不够深入、机制不够健全。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科建设等方面,校企双方合作的意愿和意识越来越强,但还没有找到发生“化学反应”的突破口。企业的需求及建议往往缺乏建设性和操作性,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又缺乏时效与实效,这些问题需要双方进一步探索破解。

  在甘肃省张掖市举办的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现场,大学生在了解岗位信息。王将摄/光明图片

  亟须精准举措、期待务实效果

  记者:为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您所在的学校进行了哪些探索,还有哪些打算?面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期待,高校应该怎么看、如何做?

  章熙春:我校坚持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研及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

  一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抓住“双一流”建设契机,在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努力建设与国家产业发展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需求高度契合的专业。二是精准匹配供需两端。学校在教育部支持下,牵头成立装备制造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下设电子科学、机械设备、运载装备等3个指导组,高效搭建供需平台,为稳岗促就业助力赋能。三是深化就业引导工作。学校设立就业重点目录,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组织学生到大型国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西部与艰苦地区等学习调研,大力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面对用人单位的期待,我们的做法是:生涯教育前置化。在提升高年级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加强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启蒙,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产教融合协同化。把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如专业设置、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授课讲座等。同时,在校内建设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实习实践平台,请企业协助完善工科学生实习制度,选派资深专家担当毕业论文导师;就业服务信息化。加强网络招聘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毕业生和企业提供“零距离”的就业服务。

  郁建兴:近几年,学校坚持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两个目标并重、线下指导与线上服务两种方式并举,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实现了“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就业竞争力强”的目标。接下来,我们将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继续创新产教融合。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构建“校地企、产学研”协同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完善生涯规划。打造“校内+校外”专兼职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导师队伍,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发展特点和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职场适应力;继续强化就业反馈。依托“智慧就业”整体化解决方案,完善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就业服务全流程线上实现平台、就业困难群体大数据平台等建设。

  蒋永文:未来,我们将提供更加精准化的促就业举措:加强高校、企业之间的信息联通,开展“毕业实习+就业见习”双核发动促就业行动,助力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风险,帮助创业大学生从科学技术、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多方面全面适应创业环境。

  姜家生:为了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我校通过书记校长访企拓岗行动,既千方百计为2022届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又着眼于长远构建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工作机制;构建“学院领导包专业,就业联络员、毕业班辅导员、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包学生”的包保工作机制,精准施策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组织好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通过求职面试技巧、职业能力准备等专题教学,提升学生求职择业竞争力等。

  为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我校主动对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整合升级特色优势专业,增设布局新兴急需专业,通过调整专业设置,让专业对接产业链、专业建设紧贴产业发展,让需要工作的人成为工作需要的人。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陈鹏、王美莹、王胜昔、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30日 07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