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80.05岁!

  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全文公布,文件提出,到2025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展望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

  5月18日,2022年昆明市卫生健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昆明会堂召开。会议回顾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

  2021年,昆明市在强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卫生健康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目前,昆明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80.05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医疗卫生发展开创新局面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底,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608个,卫生人员总数11.6232万人,比上年增加4043人,每千人口床位数7.66张、执业(助理)医师4.02人、注册护士5.63人。

  随着国家呼吸、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成功落地昆明,在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达到3个,完成4家胸痛中心、4家卒中中心、7家创伤中心、14个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0个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40个基层慢病中心、11个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项目建设。

  全市1公里范围内有医院的社区占比达96.24%。

  市卫生健康委投入经费196万元启动昆明市地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项目,设立8个学术流派工作室,建设3个云南省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进展

  2021年,昆明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80.05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8.62/10万,连续3年保持在“个位数”;婴儿死亡率2.44%,持续保持全省最低。

  全市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64.53/10万,同比下降6.3%。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8.40%,同比增长6.17%。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1》显示,昆明市在云南省排名第一,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三,在全国特大城市中排名第十。

  目前,昆明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控制在0,艾滋病防治3项指标保持在90%以上,是全国首个实现“三个90%”目标的省会城市。

  2022年,昆明市要完成8个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35个慢病管理中心建设。

  优化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目前,昆明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

  这得益于昆明市对“一老一小”的重点服务。目前,全市0到6岁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婴幼儿托位数突破10000个,千人托位数达1.2个。

  全市建成各类养老机构125家,床位2.9万张;医养结合共同体48家,床位总数1.6万张;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19家,4个社区被评为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徐婕

 

来源:掌上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