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会“发光”的教授

  孙大文:从广东偏远农村少年到欧洲“六院院士”

  孙大文是华南理工大学从爱尔兰邀请回国执教的专家。在日常的教学中,他经常通过有趣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食品导热系数等很多抽象的概念。这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教授,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孙大文出生在广东潮州市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乡村教师,在他们的熏陶下,孙大文从小就喜欢学习。1978年,孙大文如愿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并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后,他申请来到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1995年,孙大文受聘成为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农业与食品工程系讲师。

  经过上百次的实验,孙大文的第一个科研成果诞生了。通过真空冷却技术,他将7公斤左右的熟肉制品,从72摄氏度冷却至4摄氏度,仅用了一个半小时,解决了熟肉制品快速冷却的技术瓶颈。

  这次成功让孙大文在业内的知名度大增。凭借此后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从2010年开始,孙大文先后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国际食品科学院、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波兰科学院和国际制冷科学院院士。孙大文说,他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的技术让能让食品的质量更好,品质更高,营养价值更高,更安全。

  王育华:会“发光”的教授

  王育华,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他是中国第一位留学海外的藏族工学博士,也是国内外知名的真空紫外发光材料专家,被誉为会“发光”的教授。

  王育华出生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一个半农半牧的藏族家庭。1989年,王育华从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入兰州大学,攻读材料学硕士学位。因为成绩优异,几年后,王育华被公派赴日本东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材料化学家远藤忠教授。

  2001年,王育华回到祖国,接受了母校兰州大学的聘书,从一间2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1万元的科研经费起步,投身发光材料的研究。

  经过多年钻研,王育华和团队研发出了发光亮度高、色纯度好、性能稳定的新型三基色节能灯用发光材料,以及用于安全标识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等多种新型发光材料,从而提升了“中国造”照明和显示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孔令让:潜心钻研20年,攻克世界级难题

  2020年5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照片的形式,向全球宣布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克隆出小麦抗赤霉病的主效基因,并阐明其抗病机理。取得这一突破性成果的,是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

  孔令让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1997年,他赴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后又相继在以色列海法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工作,始终没有离开植物遗传学这一领域。2008年,来自母校的一纸聘书改变了孔令让的人生轨迹,他决定回到祖国。

  回国后,孔令让率领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向攻克小麦赤霉病发起冲击。经过反复摸索,他们最终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找到一种对镰刀菌具有广谱抗性的基因,并加以克隆。这种基因被命名为Fhb7,随后成功转移至小麦品种中,明确和验证了其稳定的赤霉病抗性。

  目前,携带Fhb7基因的多个小麦新品系已经进入国家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被纳入中国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计划,为从源头上解决小麦赤霉病问题提供了方案。

  转自:CCTV4《华人故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来源:CCTV4